鄂东北小河镇古民居的艺术文化

2022-04-18 22:50: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鄂东北小河镇古民居的艺术文化》,欢迎阅读!
鄂东北,小河镇,民居,艺术文化

76

鄂东北小河镇古民居的艺术文化 /余方达

小河镇几百年的古民居建筑,飞檐迭拱与木楼争辉,充分体现鄂东北民居的文化传统。与其它地方的民居相比,小河镇民居将农业、商业与儒学融于一体,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具有较强的文化价值和艺术生命力,体现了小河镇人民的性格特征和商业理念:随江湖纵横但藏愚守拙、平和、谨慎、沉稳、内敛、务实、不事张扬、不显山露水。

小河溪民居建筑形态特征

小河镇的民居按其结构特征属于木构抬梁、穿斗与混合式;按空间构成来分应属于天井式住宅。多种建筑构成元素组合到一起就形成了小河镇独具特色的建筑形态。 建筑外观

小河镇环西街民居基本保持明清时代风格,建筑风格极其统一,多为二层砖木结构阁楼,虽拥护却井然有序,楼虽不高却古朴典雅。 从建筑秩序看,每户门面大致相似,未见阔门高楼,难辨贫富贵贱,即使是著名的张家大院,也只是在屋顶山增加了防火墙,其它地方与周围建筑无异。这似乎蕴藉着某种民主意识和乡规亲情,也体现了小河镇人民的商业理念—随江湖纵横但藏愚守拙、平和、谨慎、沉稳、内敛、务实、不事张扬、不显山露水,也如小河人的品性。横数,不过二三四间,十来米宽;纵量,却区别立现,一般四五进,大户六七进,近100米长。 廊子

廊,作为一种有顶的通道,最直接的功能便是丰富建筑空间,联系各栋独立的建筑,为的是“暑行不汗身,雨行不濡履”使人们在不利的自然条件下依然可以自如往来各栋建筑之间。 作为建筑物的一部分,廊还能起到活跃建筑立面,创造生动的建筑形象。现代建筑大师勒·布西埃说:“建筑艺术的要素是光和影,是墙和空间。建筑是对在阳光下的各种体量作精练的、正确的和卓越的处理。我们的眼睛天生就是为观看光照中的形象而构成的。光与影烘托出形象……”高明的建筑师能够不费笔墨,巧用阳光,使阳光在建筑物上产生出乎意外的光影效果,令人对建筑的艺术形象刻骨铭心。

小河镇环西街三里主街皆长廊贯通,林立的店铺民居均为木质材料构成,大多是二层阁楼;门前均有近2米宽的屋檐带外廊,全以石磉礅(石柱子)托杉木柱子,两溜排开,放眼望去蔚为壮观。 天井

首先区分一下“天井”和“院落”两个基本概念,天井与院落是南北传统合院建筑为解决共同的采光通风等问题而采取的不同手段。两者均四面围以房屋,图型同构,但互不等同,一是尺度不同;二是空间性质不同。院落具有较大的开敞室外空间,是人们露天的活动场所。而天井在尺度上明显小于院落,更似室内空间的组成部分。通俗地讲:院落是“围”出来的,而天井是“挖”出来的。显然,小河镇环西街的传统建筑里大量运用的是“天井”而不是“院落”

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cfdd14c1d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a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