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江南赋》的艺术特色和历史地位分别是什么?

2022-10-22 05:19: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哀江南赋》的艺术特色和历史地位分别是什么?》,欢迎阅读!
别是,江南,地位,特色,艺术

《哀江南赋》的艺术特色和历史地位分别是什么?

《哀江南赋》是作者伤悼梁朝灭亡和哀叹个人身世,以其独特格局,陈述梁朝的成败兴亡、梁朝腐朽无能,侯景之乱和江陵之祸的前因后果。文字真实、凄婉而深刻。其格律严整而略带疏放,文笔流畅而亲切感人, 并如实地记录了历史的真相,有“赋史”之称。



鲍觉生《赋则》评:“密丽典雅,精思足以纬之,激气足以驱之,下开三唐,不止为子山集中厌卷。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庾信骈偶文,集六朝之大成,而导四杰之先路,自古迄今,屹然为四六宗匠。

杜甫“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庾信生平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林纾《春觉斋论文》:子山《哀江南赋》,则不名为赋,当视之为亡国大夫之血泪。

刘师培《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庾子山等哀艳之文用典最多其情文相生之致可涵泳得之,虽篇幅长而绝无堆砌之迹故知堆砌与运用不同,用典以我为主,能使之入化,堆砌则为其所囿,而滞涩不灵。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读哀江南赋》:古今读《哀江南》赋者众矣,莫不为其所感,而所感之情,则有浅深之异焉。其所感较深者,其所通解亦必较多。兰成作赋,用古典以述今事。古事今情,虽不同物,若于异中求同,同中


见异,融会异同,混合古今,别造一同异俱冥、今古合流之幻觉,斯实文章之绝诣,而作者之能事也。

钱钟书《谈艺录》:子山词赋,体物浏亮、缘情绮靡之作,若《春赋》、《七夕赋》、《灯赋》、《对烛赋》、《镜赋》、《鸳鸯赋》,皆居南朝所为。及夫屈体魏周,赋境大变,惟《象戏》、《马射》两篇,尚仍旧贯。他如《小园》、《竹杖》、《邛竹杖》、《枯树》、《伤心》诸赋,无不托物抒情,寄慨遥深,为屈子旁通之流,非复荀卿直指之遗,而穷态尽妍于《哀江南赋》。早作多事白描,晚制善运故实,明丽中出苍浑,绮缛中有流转;穷然后工,老而更成,洵非虚说。



《哀江南赋》艺术特色

1.篇制宏大,头绪纷繁,感情深沉,集叙事、议论、抒情于一体,在古代赋作中罕见其例。

2.以“悲哀”为主基调,感情充沛,文气流宕;表情达意具用典故,精切自然,浑无痕迹;对偶工稳而不呆滞,词气鼓动,笔意纵横。

3.其格律严整而略带疏放,文笔流畅而亲切感人, 并如实地记录了历史的真相,有“赋史”之称。 4.文字真实、凄惋而深刻。



《哀江南赋》历史地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d16cd8758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0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