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学校制作警示牌》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2022-05-17 21:26: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为学校制作警示牌》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欢迎阅读!
警示牌,实践,方案,学校,制作

《我为学校制作警示牌》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 活动背景

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针对某一主题进行思考、探究、学会小组合作交流和讨论,初步学会基本的观察、记录方法,有了一定的测量和统计技能,能借助书报、网络、采访、调查等方法收集相关资料,并且设计与制作类的活动是学生所喜爱的活动类型。本主题结合学生熟悉的校园警示牌,通过引导学生制作警示牌,让学生懂得项目设计的基本程序:创设问题情景——明确设计制作任务——调查、收集信息——制订活动计划——构思设计方案——动手制作——进行检验评价。学生在活动中中经历了分析、构思、选择、优化、综合、修正等一序列操作过程,掌握不同阶段的基本要求。

二、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对他人的作品进行客观评价,反思自己的不足;在亲身经历设计与制作过程中获得积极地实践体验。感受到“做中学”的快乐,懂得“警示牌”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 2、能力目标

通过上网、书报等方式,收集校园警示语,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了解警示语的相关知识,归纳警示语在语言、形式、作用等方面的共性特点,从而设计有创意的警示语,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

在活动过程中,能分析自我、学校、班级存在的问题,从而设计实用性强的警示语;在比较讨论中,归纳出警示语的设计特点,掌握设计与制作的过程和方法。

三、活动对象:厝柄小学 (2) 四、活动准备

1.学校少先大队开展征集校园警示语活动的宣传海报。 2.学生收集校园里的警示语并进行实地考察。

五、活动时长:3 六、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激发兴趣 确定主题

在这阶段教师展示学校少先大队的海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通过照片,录像认识警示牌并了解警示牌的作用。学生讨论交流收集的警示牌,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学校需要的警示牌用途。 第二阶段:制定计划 理清思路

教师指导各小组同学制订制作警示牌的计划,计划主要包括:制作工具、需要的材料、活动过程、制作步骤以及要注意的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订计划。

第三阶段:收集资料,归纳特点

学生从网络、书籍、报刊中收集警示语,收集的警示语可以以文本或图片也可以是实际作品的形式展示,教师指导学生将收集的资料


分类整理信息,通过阅读、思考、比较、讨论、交流归纳警示语的设计特点。

第四阶段:构思设计 尝试实践

教师从警示牌的表现形式、实际需要、语言表达的方法和针对性引导学生构思设计警示牌,学生围绕警示语的设计要素进行思考,得工具使用方法和操作技术,运用以往学过的知识技能,通过文字、图案、进行制作活动。

第五阶段:展示交流 评价反馈

学生对自己参与活动的过程进行评价,交流参与活动的收获与体会,针对好的作品介绍经验,并能对同伴的作品不足之处提出建议。 教师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和收获进行小结、概括设计与制作基本的程序和要求,对设计与制作的方法进行归纳。鼓励学生将学到的制作与设计的技能运用到其他活动中。

七、评价建议

1.通过测评表来考察学生的作品的不同方面(包括过程、结果、态度、情感等)。

2.采用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对各个小组的活动进行小结。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d180ff253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8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