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学生消费现状调研

2023-01-16 14:24: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农村大学生消费现状调研》,欢迎阅读!
调研,现状,农村,消费,大学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农村大学生消费现状调研

作者:马玉婷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4年第05

消费是指人们为生存和工作对生活资料的消耗,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行为。农村大学生是一个经济未独立而消费又相对独立的特殊群体,如今已经成为众多商家所追捧的潜在的消费群体。 一、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消费来源

农村大学生与生长在城市中的普通大学生相比,受到了更多成长环境、个体年龄和个人见识与能力等因素的制约。据调查,农村大学生生活费用由父母提供的占 89%,通过其他渠道,如寒假工占6%,勤工俭学占2%,奖学金占2%,其他占1%。有相当一部分人有过在校兼职经历,一来为家人减轻负担,二来给自己增加一些工作经历,为毕业找工作打基础。在对期还没结束,生活费就用完了怎么办?问题的回答上,有13.8%的学生选择出去找兼职赚取,而选择向家人要的占34.5%,节约开支和寻求其他途径的占 15.8%。可以看出,大学生自立意识正在逐渐增强,消费来源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但仍然只是星星之火,未成燎原之势。 (二)消费水平

从调查汇总得知,每月消费在 501800 元和 8011000 元之间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1.3%,我们称其为正常消费人群;每月消费总额在500元以下占6.4%,称为低消费人群;每月消费总额在 1000 元以上占 22.3%,称之为高消费人群。而农村大学生集中分布在低消费人群和适中消费人群,消费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学生,并且低消费与高消费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这与大学生生源地之间的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消费水平差异密切相关。 (三)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指在求学期间各项开支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及其相互关系。大学生消费名目纵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

第一,基本生活消费。伙食费为农村大学生基本生活消费主要支出。

第二,学习发展型消费。学习发展型消费包括为完成学业,担当学生角色而进行的消费及为开阔视野、扩宽自身知识面、增强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消费。

第三,耐用品及娱乐休闲消费。手机、MP3、电脑已成为普及程度相当高的物品,甚至被认为必备的三大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四)消费观念

在基于消费观念的调查中,有74.4%的农村大学生认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应该继续提倡,有 47.5% 63.9%学生分别认为大学生消费应该尽可的能是节省大学生应有计划的消费;还有11.4%同学认为名牌是身份的象征,让人更加自信11.4%学生认为时行乐,会挣会花才是真正享受生活,有 16.3%学生喜欢信用卡消费,还有1.8%学生赞同使用信用卡让人很有范儿。可见农村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仍以传统勤俭节约消费观念为主流,但已经出现明显的享乐性消费、符号消费、炫耀性消费、超前消费情绪等消费主义倾向。 二、大学生消费特征分析

当前大学生是一群纠结的消费者,表现为经济实力薄弱,但有着强烈的消费欲望;既受传统消费观念影响,又不断受到新潮前卫思潮影响。 (一)从众心理与攀比心理滋生的超前消费

不管是城市大学生还是农村大学生,几乎都在父母的庇护下成长。 (二)消费观念发生剧变,感性消费与冲动消费彼此互推

许多农村大学生经历了农村生活到城市生活的差异,眼前眼花缭乱的世界使他们产生了迫切改变自己的愿望。

(三)储蓄观念薄弱,财商急需培养提升

在调查中,大多数农村大学生对财商或是第一次听说,或者只有很模糊的概念,有的还不知道如何理财。

三、当前大学生消费行为失调的原因分析 (一)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消费心理是消费者关于是否购买消费或怎样消费的一种思维活动,包括消费者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

(二)社会环境对农村大学生消费观的影响

随着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现代生活模式也正向社会各个阶层渗透,大学生正好处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中国不断成长的消费文化也和他们同步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中,是保持勤俭节约的传统,还是追求现代物质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是重要而又艰巨的选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塑造

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所处的社会层次对大学生消费会产生重要影响。对于农村家庭而言,多数会受到经济条件的影响,有的家庭注重培养孩子艰苦朴素、自力更生的品质,在平时的消费中言传身教,养成孩子合理消费习惯;有的家庭则对孩子过分溺爱,即使经济条件不允许对孩子有求必应,或者由于家长文化水平低,望子成龙心切,而对孩子的要求言听计从,从而助长了孩子偏颇的消费主义和消费方式。 四、小结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大学生消费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无论是社会、家庭还是高校,都要对农村大学生甚至当代大学生整体加以重视,引导他们形成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做到健康消费、合理消费,在保障基本生存消费前提下,树立精神追求,注重通过消费提高自身素质,以求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d327e86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a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