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用典]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2022-07-29 06:05: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习近平用典]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欢迎阅读!
习近平,用典,行者,学者

[习近平用典]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习近平用典] 六、【劝学篇】 22.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2017118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 文: 中国古人说:“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好的目标,也是一个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实现的目标。中国愿同广大成员国、国际组织和机构一道,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出处: (战国)荀况《荀子·大略》 原典: 子之学如蜕,翻然迁之。故其行效,其立效,其坐效,其置颜色、出辞气效。无留善, 无宿问。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释义: 知行关系,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核心问题。战国后期的荀子主张知和行的统一,《荀子·大略》提出:“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意思是善于学习的人,能够透辟地认识事物的道理;善于实践的人,能够深入地探究事物的疑难。 《荀子》的首篇是《劝学》他说“学不可以已”认为学习是无止境的,并以此为喻:“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效》又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认为学习是阶段与过程的统一,学习的过程是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


而学习到了实行也就达到了极点。 如何做到善学、善行?《荀子·大略》有具体描写:“君子之学如蜕,幡然迁之。故其行效,其立效,其坐效,其置颜色、出辞气效。无留善,无宿问。”君子的学习就像蛇、蝉脱壳一样,很快就会有所改变。所以,他走路时学习,站立时学习,坐着时学习,脸上的表情、说话口气都极力效仿。见到好事立即去做,有了疑难立即就问不过夜。(杨立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d5d6c56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