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文字》教案初中语文教案

2023-02-27 18:04: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自然的文字》教案初中语文教案》,欢迎阅读!
语文教案,教案,大自然,初中,文字



《大自然的文字》教案初中语文教案

一、教学角度

品读——品味课文语言特点。 二、主要教学步骤 1.导入。

同学们,我们从小就开始学习语文,认识了汉字。认识了汉字,它可以帮助我们阅读,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写作,表达内心丰富的情感等等,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作用可真不少。你们知道吗,在自然界里还有另外一套文字?认识了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破译自然现象,领略自然界的无穷奥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自然的文字》 2.作者简介。

伊林(18951953,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代表作有《十万个为什么》《人怎样变成巨人》等。

3.学生朗读读课文,找出文中的过渡段。 4.文章层次如何划分?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明确: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情”)介绍文字的作用。 第二部分(从“但是也有另外一套文字”至“漂砾周围的森林是后来才长的”)介绍天空、地下的自然现象,并引领读者破译了它们。 这一部分可分为三小层:

第一层(从“但是也有另外一套文字”至“你脚下的每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母”)总写“大自然的文字”。

第二层(从“所有的星对于不认识这一套文字的人说来”至“阅读天空这本大书,可以了解许多新奇的东西”)介绍天空中的“文字”。

第三层(从“连我脚底下的土地”至“漂砾周围的森林是后来才长的”)介绍地上的“文字”。

第三部分(从“要学会大自然的文字”至文末)说明怎样才能认识“大自然的文字”。

本文段与段之间衔接连贯、自然,文章思路非常明晰。

1






5.学生再读课文,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有:①打比方②举例子 6.品读课文语言特点。 三、品读训练实施过程 1.学法介绍。

说明文是向读者介绍知识的,因而说明文的语言务必准确。在准确的前提下,语言风格可以平实,也可以生动。学习说明文,有必要对文章的语言进行品味。《大自然的语言》这篇文章的语言很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为什么会这么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呢?我们可以从词语运用、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方面去体会、去理解。

2.教师示范。

①由于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因而文章的语言很生动。

如:这就是大自然的文字,它总共有成千上万个字母。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母。你脚下的每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母。

②由于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因而文章的语言很活泼。

如:只有那声音还从远方传来,好像在说:“再见!再见!明年春天见!” ③由于插入了一些描写,因而文章的语言很形象。

如:它们像一个人字形那样飞着,排成整齐的队形朝着阳光照耀的森林飞行。但是很快,又分辨不出一只只的鸟来了,又像是个蜘蛛网了。 ④由于使用了大量的口语,因而文章的语言很通俗。

如:文字真是好东西,认识了字,就可读完最厚的书,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情。 ……

3.学法实践。

学生读课文,继续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词语运用等方面品味语言,然后先小组后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4.教师小结。

说明文中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描写等表达方式可以使被说明的事物变复杂为简单,变深奥为浅显,降低说明难度;可以形象地展示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d69b6c5cd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