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2022-08-02 04:13: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词中的色彩美》,欢迎阅读!
古诗词,色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作者:张坤

来源:《月读》2019年第01

色彩是美好生活的反映,是多彩生活的体现,诗中有画更是我国古代诗人的追求。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表情达意,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体验,展示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

中华诗词,博大精深。仔细品读,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在色彩运用上往往追求复色搭配之美。用色时,或组合,或对比,方法多样。

有的诗人爱用多种色彩的组合来表现浓郁的画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这里,明丽的色彩组合,绘出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

有的诗人喜欢用鲜明的色彩对比来增加感情的浓度。白居易回忆江南春色之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杨万里赞美西湖荷花风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佳句都是用鲜明的对比色,让画面显得十分绚丽,使情感表现得明朗而热烈。这种着色的情感,具有绘画的鲜明性和直观感,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感染力,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诗人还善用色彩的明暗对比,初看似不觉得,稍加玩味,就会感到含蓄的画面美。杜甫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月金鳞开,都是先用大块黑色,用暗色调作底色,再用亮光點染,明暗差别很大,构成了一幅色调分明的画面。

有的诗人擅长全篇用色,从而使诗中的色彩更加丰富,意境更为开阔。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开始便出人意料地用洁白的梨花比喻落在树上的积雪,生动地勾勒出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接着又以空旷荒凉的塞外、乌云沉沉的天空、纷纷扬扬的大雪,构成了送别的背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在一片银白色的世界中,诗人特地描绘了那面鲜艳的红旗。在整个背景和个别事物的映衬上,在色彩的调配上,是那么美丽而又和谐,真是独树一帜。全诗展现出一幅色彩鲜明、奇异壮伟的边塞图景。

有的诗人乐于用色调深浅浓淡的变化来反映事物,这样也能收到很好的抒情效果。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淡黄深黄相互映衬,蝴蝶和花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

还有一些手法更高明的诗人,他们善于调配,善于组合。诗中不直接使用表示色彩的词语,而是将各种景物巧妙组合,形成色调美。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苍天、草原、牛羊,这些具有不同色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d731b66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