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2023-01-17 13:05: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欢迎阅读!
长江,治理,开发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长江的开发



探究课

1.知识与技能

①运用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图、长江流域水系图,了解长江的自然概况。 ②通过有关长江的图文资料的分析,了解长江的“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①课前搜集有关长江的文字、图片资料,提高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②运用地图,说出长江的基本概况。

③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探究长江的开发利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长江开发的案例,帮助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兴利除弊的观念、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探究长江作为“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的作用。

难点

1.学法

收集资料法:课前通过各种途径如报刊、杂志、因特网等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从而拓展学习空间。 讨论探究法:全班学生分成68组,课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讨论、探究,达到学习成果共同分享、在快乐中共同成长的目的。 2.教法

课件辅助教学法:教师在课前结合学生收集到的材料,将教学中的重要信息加工成声、情、形的动态信息,制作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导启发教学法:教师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探究问题,尽可能地给学生动脑、动口的机会,启发其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讨论交流中,教师因势利导,使学生达到学会方法、掌握知识、开阔视野、情感提升的目的。 11.5课时

教师:播放长江三峡的美丽风光视频,配以歌曲《长江之歌》

学生:欣赏,聆听。 教师:“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多么美丽的风光,多么雄壮的旋律,多么深情的赞歌。这就是是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 学生:各小组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长江的文字、图片资料等。

教师:给予表扬、鼓励。

设计意图

从感性上认识长江,望。

育,美的教育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法分析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话说长江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说明长江的概况。 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1.阅读课文和“长江流域水系”图,找出长江的发源地、力,建立空间观念,源头、注入的海洋、长江之最。 使学生对长江有一个


2.在中国政区图上,依次找出长江干流流经的11个省、整体上的认识。 自治区、直辖市。

3.阅读“中国地形”图,找出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 4.在“长江流域水系”图上,找出划分长江上、中、下游的宜昌、湖口所在的省份,以及长江支流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和洞庭湖、汉江、赣江和鄱阳湖。 学生:各小组讨论后,选派代表交流,并填绘在板图上。

教师:介绍长江各河段的名称。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长江干流剖面”图和“中国地形”图,假如你是一个水电站建设专家,你将把水电站建在长江的哪些河段,才能充分发挥长江的“水能宝库”作用,为什么?

学生:各小组讨论,选派代表上台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长江流域水系”图,找出长江流域的主要水电站,印证学生的结论。

教师提问:宜宾以上河段水能最为丰富,为什么大型水电站却较少?

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了解水电站的建设,不仅与水能资源蕴藏量的大小有关,还与地质构造、工程复杂程度、投资大小等因素有关。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长江航运”图,说明哪些河段航运能力比较强,结合地形地势、气候、河道等因素,分析航运强的原因。

指导学生从通航里程、货运量等方面了解长江航运的重要价值,理解长江“黄金水道”的含义。

教师展示一些影响长江通航的障碍因素的文字、图片资料,如荆江治理工程。

各小组分别自主选择“水利部长”“船长”“商人”“游客” 换位思考、分析:怎样才能克服影响长江通航的障碍因素,更好地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功能? 各小组选派代表交流。教师适时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想。

群英献策

教师:长江既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又有重要的航运价值,但是目前开发利用率还比较低,还远没有发挥它的应有作用,如何更好地利用长江的水资源,挖掘其航运价值与水能潜力是我们当前探讨的重要课题。 教师:播放1998年夏天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视频。并指导学生认真阅读“长江流域三次特大洪水比较”的资料。感知长江洪水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状况。

提出问题:长江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阅读材料“平垸行洪导长江”、教

角色扮演,激发学生

学习的主动性,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树立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长江探宝

培养学生获取图文信息能力、推理分析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

扩展学生有关长江洪涝灾害的知识、提高成因分析能力,以及树立防灾减灾、兴利除弊、人地协调等价值观念。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d9303d62d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e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