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芒种节气传统习俗

2022-05-23 22:59: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2芒种节气传统习俗》,欢迎阅读!
芒种,节气,习俗,传统,2022

2022芒种节气传统习俗

(芒种)是一个耕种忙碌的节气,民间也称其为“忙种”。这个时节,正是

写:“至次日乃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这日,都要摆设各种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谢,花神退

南方种稻与北方收麦之时,农事耕种以“芒种”这节气为界,过此之后(种植)成

位,须要钱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

活率就越来越低,以下是我整理的芒种节气传统习俗,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

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绞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

考和借鉴。

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

芒种节气传统习俗

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这里大概说的是,大观园中的

芒种时节送花神是一种古老的民间祭祀习俗。人们认为,芒种已过,百花开始

女孩儿们为花神饯行,首先是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其次是为花神准备好上路

凋零,花神退位,故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的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

的交通工具(轿马)以及庄严而堂皇的仪仗(“千旄旌幢”)

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是日,人们要设案供物,焚香祭祀,来

这段话中的“千旄旌幢”给大家解释一下:千,指的是盾牌;旄、旌、幢,都

为花神饯行。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写芒种节道:“那些女孩子们,或用

是古代的旗子,施是旗杆顶端缀有旋牛尾的旗,族与旋相似但另有五彩折羽装饰,

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绩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颗树上,

幢之形似伞。从中可看出,大户人家在芒种节为花神饯行的华丽场面,同样也展现

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

出了古人对大自然的一种亲近感,表现出对生态的敏感和重视,很值得现代人思考

按照古老的说法,芒种过后,各种盛开的鲜花开始凋落,花神退位,人们便会

与学习。

隆重地为她践行,以表示感激之情,期盼来年再次相会,这就是送花神。如今,送

芒种节气养生饮食

花神这一习俗已经不存在,而名著《红楼梦》里却有关于为花神饯行场面的精彩描



3


增苦

唐代孙思邈:“是月(芒种、(夏至))肝脏气休,心正旺,宜减酸增苦,益肝补肾,固密精气。”增加味道苦的食物,如:苦瓜、猪肝、羊肝、菊花、槟榔、陈皮、荷叶、茶等,可补益肝肾,降火消暑。 祛湿

还要注意防止暑湿,可在做饭的时候,加入少量薏米、红豆(大便干燥不要用红)、绿豆、茯苓等祛湿的食物。 清补

历代养生家都认为夏三月的饮食宜清补。“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又说:“善养生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元代医家朱丹溪的《茹谈论》曰:“少食肉食,多食谷菽菜果,自然冲和之味”。所以夏季可以多用些杂粮、南瓜、山药、红枣、桂圆等煮粥。 减酸

减少味道酸的食物,如:醋、杨梅、菠萝、橙子、樱桃、西红柿、酸梅汤等。

《济世方》(农历)五月不可多食茄子,损人动气,茄属土。油腻、精白米面、辛辣等容易上火耗气的食物要少吃。 忌贪凉,少韭白

虽然天气渐热,万万不能贪凉,喝冰镇饮料,也要在口中含温后再咽下,出汗后用温茶,温蜂蜜水解渴。吃什么都要适度,不可一次大量的吃太多。古人提示不可食或少食:韭菜、大白菜、蛇鳝、鲤鱼等。 芒种什么意思? 芒种忙种

芒种,是农作物成熟的意思。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每年的65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75°时为芒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4


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是农民朋友的播种。“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古代划分

我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在这一节气中,螳螂在去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它)鸟鸣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代表意义

芒种是表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时至芒种四川盆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中稻、红苕移栽接近尾声。大部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秧苗嫩绿,一派生机。“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的诗句,生动的描绘了这时田野的秀丽景色。到了芒种时节,盆地内尚未移栽的中稻,应该抓紧栽插;如果再推迟,因气温提高,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而且生长阶段又容易遭受干旱和病虫害,产量必然不高。红苕移栽至迟也要赶在夏至之前;如果栽苕过迟,不但

干旱的影响会加重,而且待到秋来时温度下降,不利于薯块膨大,产量亦将明显降低。农谚芒种忙忙栽的道理就在这里。

5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d93e61575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2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