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教案

2022-10-26 00:19: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己亥杂诗》教案》,欢迎阅读!
己亥,教案



《己亥杂诗》教案



【文本研读】

《己亥杂诗》(其五)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②2016年新编)第五单元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第五首.

《己亥杂诗》共315,多咏怀和讽喻之作。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已亥指清道光19(1839),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 【创意说明】

遵循以阅读记诵为主和整体感知、把握大意的原则。具体方法包括:以学生的自主诵读为主,淡化教师的讲解;重视学生对作品的诵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使课内诵读与课外诵读相结合;对教材进行适度拓展;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力和语言感受力结合了起来;从作品意象入手体验作品的情感意蕴;创设情境,运用感性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渲染意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以错字板书激趣,营造学习氛围

1、以前我们学的诗多是唐宋时期的作品,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距今仅一百多年,清代龚自珍的一首诗。

2、板书:已亥杂诗(把“己”写成“已”)

3、指名读课题,学生发现错误书写并指正(请学生讲解并总结“己”和“已”的区别和怎样记住它们的字形。)

4、全班齐读课题,解释诗题

①读了课题你们知道诗题的意思吗?谁来说一说?

课前学生已经通过查字典和翻阅工具书,明白“己和亥”两字的意思,学生自己汇报:己是天干的第六位,亥是地支的第十二位,所以诗题就是1839年。然后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和查阅资料了解到这首诗是龚自珍在辞官南下,把一路上的所见所思所想记录成315首日记体组诗。

②在1840年,你们知道中国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吗?(学生根据课前的搜集汇报:鸦片战争。)

5、简介龚自珍

学生把自己课前查阅并收集到的龚自珍资料在班上以小组形式进行汇报展示。

教师补充: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有《龚定庵全集》。

创作背景

道光十九年(1839),也就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龚自珍已48,对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然决然辞官南归,回归故里,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他有所思有所感,就用鸡毛写在账簿纸上投入一个竹筐里。后来共“得纸团三百十五枚,盖作诗三百十五首也”,写就巨型组诗。这就是著名的《己亥杂诗》—那一年是己亥年。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首。作者当时然辞官,名别亲朋好友,愁肠百结。

二、初读全诗,整体把握 完成“自主学习”部分

1






1、自由读诗:①读准字音,停顿正确地读顺诗句。 2、看看通过自学,能读懂什么?

小结:同学们自学能力真强,自主学习部分完成得又好又快。 完成:“师生诵读部分”

1、指名读,齐读,练读。(纠正字音与停顿) 2、师范读。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 吟鞭/东指//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 化作/春泥//护花。 3、学生再读整首诗

4、借助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汇报交流 学生小组自由交流,解决以下内容:

①句: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又西下了。

②句: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

③④两句: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花自比,寄托了要培植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的怀抱。

5、初步理解诗意能帮我们更好地读书。读全诗说说这首诗大概讲了什么?

教师补充:《己亥杂诗》的作者借自然的循环法则来自比,表示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富有哲理的两句话,传达出诗人“不在其位,亦谋其政”的难能可贵的精神,表明了诗人无比坚定的决心,成为千古名句,激励着无数后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6、教师梳理归纳:通过自学,大家初步明白了诗句的意思,也都觉得对“吟鞭”“天涯”“落红”这些词的理解有些模糊。我们就从这第一句开始,深入读书,共同学习。

三、深入诗意,理解诗情

初读时,我们大体了解了诗意,现在我们再读全诗,透过文字去想象,你仿佛看到怎样的画面?

1、学生细细地读诗,自己想象画面 2、小组汇报交流,讨论想象到的画面

小结:刚才听了每个小组的发言,老师被你们陶醉了,同学们真会读诗,通过自己的朗读,想象到了这么多生动的画面,了不起!

3、诵读全诗:师生共同诵读:师读第一、三句,生读第二、四句。 四、诵读全诗,感悟写作方法

1、谁能来诵读这首诗?全班诵读。 2、感悟写作方法

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

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后两句抒情。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五、品读感悟,赏析名句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d98172763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2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