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题

2022-04-01 12:24: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学题》,欢迎阅读!
社会学

社会学复习题

1、社会运行发生严重障碍、离轨、失控的属于社会的(恶)性运行。 2、京剧属于(非物质)文化。

3、一个人承担着多种角色被称为(角色集) 4、社会互动的向度反映社会互动的(方向) 5、旅游属于第(三)产业。

6、社会成员在生理与遗传机制方面存在的差异是(自然)差别。 7、居民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区域社会为(农村)社区。 8、从社会变迁的规模上可以把社会变迁分为局部变迁和(整体)变迁。 9、依靠社会力量促使社会成员服从社会规范的控制类型被称为(外在)控制。 10、社会向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制度被称为(社会保障)制度。

11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是指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大系统间的相互促进。

12、少数民族文化属于(民族亚)文化。

13、不同世代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上出现的隔阂、冲突被称为(代沟) 14、当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矛盾时被称为(角色冲突) 15、社会互动是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

16、居民以非农业劳动的密集人口所组成的社会被称为(城市)社区。 17、从社会变迁的方向上可以把社会变迁分为进步的和(倒退)的社会变迁。 18、社会成员之间基于社会属性的差别是(社会)差别。

19、社会向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制度被称为(社会保障)制度。 20、信息产业属于第(三)产业。 1、犯罪集团所特有的文化是(C

A、职业亚文化 B、边际文化 C、越轨亚文化 D、文化集丛 2、属于规定性角色的是(B

A、丈夫 B、警察 C、朋友 D、邻居

3、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与他人交往时发生的关系是(B

A、情感关系 B、工具关系 C、竞争关系 D、冲突关系 4、成员间基于劳动与职业间的联系而形成的群体叫(D A、初级群体 B、参照群体 C、地缘群体 D、业缘群体 5、属于文化控制手段的是(C

A、政权 B、法律 C、风俗习惯 D、监狱 6、警察文化属于(B

A、非物质文化 B、职业亚文化 C、文化集从 D、文化模式 7、下列哪些角色属于功利性角色(C


A、护士 B、歌手 C、经理 D、公务员 8、人们为实现某种目标而相互配合的联合行动是(B A、顺从 B、合作 C、冲突 D、强制 9、成员间基于地理位臵关系而形成的群体叫(A

A、地缘群体 B、业缘群体 C、正式群体 D、次级群体 10、属于制度控制手段的是(C

A、伦理道德 B、风俗习惯 C、政权 D、社会舆论

1、初级社会群体包括(BE)等特征。

A、人数多 B、感情深 C、有正式规范 D、没有明确分工 E、成员角色重叠

2、下列哪些选项属于非评比性文化(ABE

A、庆典方式 B、发式 C、吸毒 D、赌博 E、礼仪 3、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包括(ACEF

A、地位 B、人口 C、角色 D、关系 E、权威 F、规范 4、下列哪些互动方式属于冲突式互动(BCDE

A、篮球比赛 B、辩论 C、诉讼 D、口角 E、战争 F、上课 5、官僚主义的主要表现是(CDEF

A不谋私利 B平等待人 C文山会海 D墨守成规 E一言堂 F打官腔

6、初级社会群体包括(ABC)等。

A、朋友 B、同事 C、家庭 D、业缘群体 E、正式群体 7、下列哪些选项中属于非物质文化(ACE

A、法律制度 B、建筑 C、佛教 D、机器 E、戏曲 8、家长制的管理方式包括(ACDF

A权力分散 B分工不明 C一言堂 D任人为亲 E办事有章程 F互相扯皮

9、强制性控制手段包括(ABD

A、政权 B、法律 C、信仰 D、纪律 E、道德 F、风俗 10、下列哪些社会流动属于垂直社会流动(AB

A、升职 B、降职 C、下岗 D、同级调动 E、离休 名词解释:

1主文化: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2亚文化: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3社会化: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4合作:是社会互动中,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对互动各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为。

5竞争:指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

6社会分层:指的是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社会分层体现着社会不平等。

7社会流动:指的是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社会地位移动,由于社会关系空间和地理空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地理空间的流动也归于社会流动。

8城市化:既称都市化,通常是指伴随人口集中,农村地区不断转化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的实质是消灭城乡差别,实现社会转型,我国不少学者根据中国实际,将城市化称为“城镇化”。

9社会政策:是通过国家立法和政府行政干预,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安全,改善社会环境,增进社会福利的一系列政策、行动准则和规定的总称。

10代差:是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

11社会越轨是指越轨行为,或称社会越轨、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 简答:

1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完美的自我观念。第二,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第三,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

2、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正功能: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场所;个人走向社会的桥梁;满足人的多方面的需要;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负功能:一是初级社会群体的过分发展可能会抑制个人的发展;二是当初级社会群体的某些价值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一致时,成员对群体的忠诚可能会损害社会利益。

3、虚拟社区的主要特征:交往具有超时空性;人际互动具有匿名性和彻底的符号性;人际关系较为松散,社区群体的流动较为频繁;自由、平等、民主、自治和共享的准则。 4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发展带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关系、互动形式和过程、社会的组织形式、社会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观念。

5、文化的特征:文化具有可习得性;文化具有共享性;文化具有象征性;文化具有全括性;文化具有整体性;文化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6、社会化的主体主要包括哪些方面:人的社会化过程会涉及一系列个人、群体和机构,其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者被称为社会化的主体,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工作单位、同龄群体和大众传播媒介等。

7、影响社会流动的主要因素包括哪些方面:先赋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出身、社会背景、种族、民族、性别等)、人力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亦称社会关系资源)。

8、简述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社会保险,社会救济,救灾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教育,社会工作行政、督导和咨询,国际社会工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d9dd58d84868762caaed5e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