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哭

2022-04-27 12:39: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不敢哭》,欢迎阅读!
不敢

不敢哭︱月旦评 Refraining from Tears



吴冠中(1919-2010,当代著名画家兼散文家,1919年生于江苏宜兴,自幼喜爱文学,写了大量情真意切的散文。他在2000年写的那篇随笔《哭》,细腻真切,气势不凡。

《哭》写的是吴冠中老人在瞻仰霍去病墓前的雕刻时的万千感慨,老人只想号啕痛哭,哭什么?哭祖国母亲太伟大了,哭老鹰的后代不会变成麻雀吧?可老人不敢哭,老伴跟随着他,还有那么多的观众。

我大体推算了一下,吴冠中老人去朝拜圣地茂陵的那一年,应该有60多岁了。老人坐着夜车到了终点站,离霍去病墓还老远。顶着满天的星斗,时而顺着大车道,时而沿着羊肠小道,赶到霍去病墓地,天色才开始曙明。

墓前的雕刻一直是老人精神上的支柱,老人在异国遭受歧视时,自馁时,痛苦时,便会想起这些雕刻,想起我们的祖国。

我们的祖国曾经很强大,就像一个人说他祖上多么荣耀,这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拥有这样的祖先是幸运的,这总是值得欣慰的!

为祖国母亲的伟大而流泪,那是幸福的泪水,是对强盛时代的一种渴望,是对祖国母亲变得更加强壮的一种期盼。

老鹰的后代不会变成麻雀吧?这是老人的忧虑,是对后人,尤其是年青一代,不思进取、碌碌无为的担忧。我们的祖先曾


是那样的顶天立地、指点江山,我们的祖国曾是那样的强壮、伟大,后人是否能够像先辈一样抱着理想信念,不顾生死,卫我民族,奋勇向前,还是碌碌无为,苟且偷安,不求上进?

老人的这种担忧不是空穴来风,抗日战争期间,汉奸、伪军等竟多达300万之众,这在任何一个民族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事情。如果再联系到当下年青一代人中,啃老族、手机党、低头族等等,不问国事、游戏人生、得过且过、不思进取者,比比皆是。他们又如何成为后人的骄傲,又如何建设强大的国家?

我这时想起了余光中老人写的《黄河一掬》70多岁了来到山东,要看一看魂牵梦绕的母亲河——黄河。老人跨过半个多世纪的乡愁,来看望他从未见过面的老母亲,为的是亲眼看一看母亲的样子,拉一拉母亲那粗糙的双手,摸一摸母亲脸上那饱经风霜的皱纹……见到了老母亲,可老人没有哭,因为老人把哭声留在了心里。

此后,回到海峡的那一头,每到深夜,老人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那是母亲河的声音,那是母亲的呼唤声,呼唤着天各一方的儿子。而我们可以想象,此刻,那位年逾古稀的儿子的心在流泪。

我们年轻者更不敢哭,不能哭,因为在我们的肩上背负着责任,担着希望,中华民族在我们肩上崛起。

更因为我们没有时间流泪!


附:霍去病墓有关材料 (内容来自网络)

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兴平市。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

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骠骑将军大司马冠军侯霍去病病逝,年仅23岁,葬茂陵东侧1公里处,墓像祁连山。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大司马大将军长平侯卫青病逝,葬茂陵东北一公里处,墓像庐山,与霍去病墓并列。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西汉名将、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是名将卫青的外甥。他打破匈奴骑兵天下无敌的神话,对捍卫大汉文明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五千年历史中最年轻的战神,在二十三岁的时候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千年来让无数后人为之扼腕叹息!

霍去病因病去世,武帝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像祁连山的样子。霍去病的墓至今仍然矗立在茂陵旁边,墓前的“马踏匈奴”的石像,象征着他为国家立下的不朽功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da1b744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6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