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体育课上培养学生跑步兴趣

2023-03-01 16:28: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在体育课上培养学生跑步兴趣》,欢迎阅读!
体育课,何在,跑步,兴趣,培养

如何在体育课上培养学生跑步兴趣

如何在体育课上培养学生跑步兴趣

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是运动的主体,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运动兴趣,掌握学生的运动特点,关注学生的运动需求,尊重学生的好奇心,满足学生的运动欲,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情感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运动空间,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奠定吃苦耐劳、拼搏进取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提高学生运动质量。

一、找准运动的喜好点,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产生运动兴趣,教师就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运动爱好,掌握学生的运动规律,根据他们好奇、好问、好动、好胜的心理,找准爱好切入点,选择学生喜好的体育项目,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营造学生奋发向上的运动氛围,让学生在愉快地运动中掌握运动方法,使体育课堂富有生机。

1、加强教育,树立信心。

在室外上体育课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所爱好的活动内容,但在实际运动中,往往不如别人表现突出,就会产生自己技不如人,自暴自弃,教师应利用这有利时机鼓励他们拼搏进取,表现自身的最佳运动水平。不求在全体中最好,力求达到自我表现最佳。如我在上跳高、跳远等这些技巧性的项目中,对某一高度或远度,学生不能超越,此时就对其动作要领示范点拨,拍拍他(她)的肩膀鼓励他(她),当学生超越了自己的高度或远度时,教师关给他(好)赞许的目光或竖起大拇指给以无声的表扬,这样学生就会产生自信心,从而对运动产生兴趣。

2、加强培养,建立情感。

在实际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以下现象,如学生喜欢上户外体育活动课而不喜欢上体育理论课,而学生在室外体育课中又表现为怕吃苦,喜欢轻松的活动,不喜欢长跑等耐力活动课。这些问题是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情感教育因素而造成的。以前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倾向把注意力集中于学生的认知系统,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情感系统。因


此在教学中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小学体育教学,教师要让学生幼小的心灵受到情的感染,受到爱的激励,使他们在课堂中感到运动的美,在运动中享受生活的美,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兴奋中发挥自己的能力,在微笑中认识自己的不足,在的运动中增强信心,使自己产生前进的力量。

3、加强练习,培养兴趣。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在运动实践中接受体育知识教育做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学生思想认识的统一性。如在低年级中的体育课上引导学生编儿歌:“我拍一你拍一,我们大家来练习;你拍二我二,什么困难都克服;我拍三你拍三,身体锻炼很简单……”教学生边唱边按节拍跳,从而增强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使他们在活动中愉悦了身心,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在快乐运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为此,教师要了解学生,注意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寻找运动兴趣的切入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产生对运动的情感。

二、立足活动的展开点,培养兴趣

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的讲解示范下,学生以活动为核心的运动性学习过程。其特点是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身体的、心理的、认识的、情感的、视觉的、直觉的、意志品质的和谐统一。那么,要让学生快乐地参与运动并体验运动的乐趣,应从以下做起:

1、以身作则,培养兴趣

教师在体育课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的意志品质教育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要正自身,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师德品质和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教师职业形象,以良好的行为习惯来感染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既有体育运动知识交流更有师生情感交流,体育教学是在运动知识能力的掌握和师生情感的交流这两条信息线上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中完成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学会恰当地运用情感,增强师生密切合作。讲解要准确、生动,语调要亲切、动听,注意抑扬顿挫和语调的节奏。在动作演示中尽量演示的准确、优美,让学生赏心悦目,从而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dbf59ae7f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e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