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元宵节的习俗教案

2022-03-20 08:32:3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16年元宵节的习俗教案》,欢迎阅读!
元宵节,习俗,教案,2016

2016年元宵节的习俗教案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以下为大家提供的是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吃元宵

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古时元宵价格比较贵,有一首诗说: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路行,不得金钱不得回。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张灯结彩

自从元宵张灯之俗形成以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

到了明代,朱元璋在金陵即位后,为使京城繁华热闹,又规定正月初八上灯,十七落灯,连张十夜,家家户户都悬挂五色灯彩,彩灯上描绘了各种人物,舞姿翩翩,鸟飞花放,龙腾鱼跃,花灯焰火照耀通宵.鼓乐游乐.喧闹达旦,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答案,开始于南宋。 舞龙灯

舞龙灯,也称耍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 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舞狮子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dc69ceffa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8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