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社会工作者备考辅导:社会工作常用的18种理论

2023-05-02 17:21: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1年社会工作者备考辅导:社会工作常用的18种理论》,欢迎阅读!
社会工作,备考,社会工作者,辅导,常用

2021年社会工作者备考辅导:社会工作常用

18种理论

社会工行业动态和资讯又更新了哦!为大家提供“2021年社会工备考辅导:社会工作常用的18种理论本网站将会继续为大家更新更多资讯,请各位考生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21年社会工备考辅导:社会工作常用的18种理论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二、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



1


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三、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的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四、镜中我理论

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 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评价的情感。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dd64adbdf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3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