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手抄报 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2024-01-15 18:12: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重阳节的手抄报 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欢迎阅读!
重阳节,抄报,来历,习俗

重阳节的手抄报 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重阳节,又称“踏秋”,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欣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重阳节,为农历九月九日。古代《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重阳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重阳节与除夕、清明、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重阳节誉为九九重阳节,与久久同音,意味着长久长寿的含义,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 1、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2、赏菊并饮喝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欣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兴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3、吃重阳糕

古代的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4、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e1efc04f9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5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