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赏析

2022-04-12 15:17: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赏析》,欢迎阅读!
四时,其三,古诗,赏析,田园

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代]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耘田:除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 未解:不懂。 供:从事,参加。 傍:靠近。 阴:树荫。

译文

白天去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赏析

这首诗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做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e2b4be918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c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