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原文及赏析

2023-12-19 12:14: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
长卿,远眺,秋日,赏析,原文

原文: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注解:

古台:指吴公台,在今江苏省江都县,原为南朝沈之所筑的弩台,后陈将吴明彻重修。 摇落:凋零。

南朝:指建都金陵(南京)的宋、齐、梁、陈四朝。 垒:军事工事。按吴公台本为陈将吴明彻重筑的弩台。 寒磬:清冷的磬声。

野寺:位于偏地的寺庙。这里指吴公台上寺。 旧垒:指吴公台。 韵译:

登上吴公台,观赏这零落的古迹, 秋景秋意,勾起了我怀乡的心情。 荒山野寺,来此旅游的人太少了, 因为山太高水太深,隔断了路程。 夕阳映着吴公台旧垒,依依不去, 空荡的山林中,回响清冷的磬声。 南朝旧事早成陈迹,真叫人惆怅, 唯独这长江,自古至今奔流不停。 赏析:

这是一首吊古诗,观赏前朝古迹的零落,不禁感慨万端。首联是写因观南朝古迹吴公台而发感慨,即景生情。中间两联写古迹零落,游人罕至之悲凉。末联写江山依旧,人物不同。有人认为,最后两句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气韵。




这是一首咏怀古迹诗。首联叙事,是写因观南朝古迹吴公台而发感慨,即景生情,点出时间、地点,扣实题目中的秋日登吴公台几字。摇落一词既切合,又有肃杀萧条之气,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

第二联一写近景,一写远景,第三联以夕阳衬旧垒,以寒磬衬空林,旧日辉煌的场所如今是衰草寒烟,十分凄凉。此两联承前,写登台所见之景。诗的门牌首联,以古台摇落和秋日望乡对举,既切题旨,也烈军属出了登台思归的寂寞情绪。接着的一联承古台而来,野寺无人的荒凉,云峰隔水的幽深,层次井然,尽收眼底。第三联写古台野寺的破败景象,冷寂凄清。那西下的残阳正依恋旧时的军垒,而空疏的林中在回荡着晚暮的钟声。无论是看到的和听到的,都给人落寞萧索的感觉,它强烈地表明,当年征战疆场的英雄事业,早已成了历史的遗迹。而诗人的无限伤感,亦寓其中。

末联以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作结,寄慨遥深。这两句大意是说,南朝旧事,如过眼烟云,徒然令人惆怅而已;只有那台外长江,从古流到今,这才是永恒的。由于刘长卿累遭贬谪,心境悲凉,吊古伤今,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厌倦而思归的抑郁怨愤的情绪。江山依旧,人物不同。独至今三字,悲凉慷慨,道出诗的神韵。最后两句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气韵。

·钟惺评曰:独至今三字极深,悲感不觉。(《唐诗归》卷二十五)。·乔亿:空明萧瑟,长庆诸公无此境地。(《大历诗略》卷一)。清·吴乔:刘长卿五律胜于钱起,《穆陵关》、《吴公台》、《漂母墓》皆言外有远神。(《围炉诗话》卷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e3ee52274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e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