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后裔今何在:重庆大山深处发现1500余后人电子教案

2023-02-06 11:33: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成吉思汗后裔今何在:重庆大山深处发现1500余后人电子教案》,欢迎阅读!
成吉思汗,大山深处,重庆,后裔,何在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成吉思汗后裔今何在:重庆大山深处发现1500余后





“按辈分算,我是成吉思汗第28代子孙。”昨日,说起自己的家族史,76岁的张友安一脸自豪。他说,和他一样出生于彭水县鹿鸣乡向家坝的张、谭二姓,有1500多村民是成吉思汗的后裔。

彭水有个蒙古村

张友安出生于彭水县鹿鸣乡向家村,此地聚居着张、谭二姓1500多名蒙古族人,当地人称蒙古村。

据全国第五次人口统计,彭水全县590238人,其中苗族273488人,土家族74591人,汉族238264人,蒙古族1871人,回族523人,维吾尔族60人……少数民族人口中,蒙古族为第三位,主要集中居住在鹿鸣乡向家坝。

198411月,彭水第二期《绿阴轩》专刊“血泪凝诗句、僻壤隐天骄——向家坝蒙古族的由来考察记”(简称“考察记”)一文记载:1368年秋,朱元璋军队攻进大都,推翻元帝国统治,先后攻克西北、东北和西南广大地区,把原来居于统治地位的蒙古族人往中国南部驱赶。元朝末任皇帝奇渥温妥欢贴睦尔8弟兄被逐散后,向南溃逃,其中5兄弟逃到四川西涯。1374年,朝廷派兵入川征剿,5兄弟被追到凤柳江边桥头(今嘉陵江畔合川一带),决定解散自求生路,盟誓吟诗:“本是元朝帝王家,洪军追散入川涯。绿杨岸上各分手,凤柳桥头插柳桠,各奔前程去安家。咬破指头书血字,挥开眼泪滴痕沙,后人记得诗八句,五百年前是一家。5兄弟中一人改姓谭,漂流在今天奉节地区,定居240多年,繁衍九代子孙。

清代顺康年间,清廷查剿反清复明残余势力,谭啟鸾携眷属潜来彭水下塘口,居在张帮墨家。因张妻姓谭,便攀亲认张帮墨为姑爷,并从其姓,改名攀桂。夫妻育有3子,一名张侨,一名谭能,一名斗,后迁到鹿鸣向家坝定居。

《四川蒙古族》一书记载:“明时,有部分驻防江南、安徽、江苏、长沙的蒙古族统帅和军户,随着红巾军起义,朱元璋的崛起,元朝王室北迁而无法北撤,退到当时属蒙古人统治的地区。住长沙、武汉(即谭州)的拖雷支系的一支人马,从谭州顺长江撤出后,驻在长江沿岸地区的万县、忠县、开县及酉阳、秀山、石柱、彭水等大山中,改姓谭,少数改姓花、张、余……只有彭水一个村(向家村)1500人。 村庙曾供泥塑白马

张友安是该县原高谷区武装部部长,33日,听说记者寻访聚居在鹿鸣乡的蒙古族村,他自荐做向导。

此文档仅供学习和交流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向家村距彭水约两小时车程,村口是块长约700米,宽约80100米不等的平地。张友安说,听祖父张敦三讲,这是蒙古族人当年练习骑射的场地。骑射场由点将台、马槽、跑马场、箭池、跑马拐弯的窝子等组成,农闲时,同族人聚集在此,训练骑射。

考察记称:67岁的张友亮绘声绘色地讲道:八世祖张汝器在高坎子招生练武,一批招四五十人不等,一人一骑,专门训练骑马射箭。人在马上背三支箭,马在道子里长驱直入,到尽头急转弯时,骑士连发三箭,箭箭命中靶心,才算毕业。

为证明全村蒙古族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张友安将记者带到村里八角庙前。张友安和张远杨称,此庙原来规模很大,供有一匹泥塑白马,村里同族人每年都要到庙里祭祀。文革破四旧,八角庙大部分建筑被毁,随之被毁的还有泥塑白马。张友安说,蒙古族很多,但供奉白马的蒙古族才是真正的皇族,即成吉思汗的后代。为此,他曾查阅过很多资料,请教过很多专家。

淡忘的苏鲁定节

81岁的张远杨告诉记者,自他记事起,每年农历217日,全村蒙古族人都要聚集在一起,共同祭祀他们的先祖。祭祀仪式上,由族里传人讲述蒙古族逃难迁徙的历史,然后一起吃顿饭,当地人称苏鲁定节。

张远杨说,1947年,全村蒙古族人举行了最后一次苏鲁定节,此后,族人再没举行过苏鲁定节。“除年纪高一点的人知道苏鲁定节外,现在的年轻人已少有这个节日的概念。

考察记中写道:“向家坝、马颈一带的张、谭两姓聚居地所残留的遗文、遗物和遗址足以证明,他们有不少蒙古族痕迹,弟兄分手时的八句诗,大人小孩多能背诵;为使后代不忘本民族和被追赶分散时是八弟兄,两姓人共建一个祠堂;屋内石凳、水缸、灶头等用具都喜欢做成八面、八方或八个角,有的连菜刀把也呈八棱形。房子结构也很少见,一幢多间,中间一间的柱头比两边小一间的柱头高出一公尺多,四角如虎爪高高伸出,正中有顶,称为纱帽顶,大致同蒙古包的顶部式样相仿。

73岁的张友明告诉记者,现在,同族人中有老者去世,写包封时,有人还会把成吉思汗叫汗,当作祖先写上。

家谱被焚的遗憾

张友安说,原来,族间有本世代遗传的家谱,前面一部分是蒙文,后面一部分是汉文,由每代传人保管。幼时,他与伙伴在张攀桂家玩耍,从灵牌里翻出该书,被族间长辈狠狠训斥了一顿。家谱除保管的传人,其他人不能随意翻看。文革期间破四旧,家谱被焚毁,留下永远的遗憾。

此文档仅供学习和交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e4184f17d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d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