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家校共育工作

2022-08-02 15:19: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做好家校共育工作》,欢迎阅读!
共育,做好,如何,工作





平罗县姚伏小学 如何做好家校共育工作



“家校联系”是融洽学校和家庭关系的桥梁,是加强班级凝聚力的纽带,是提升教师威信,建构教师人格魅力的主要途径。家校联系,作为校方,注重的是能更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工作,为学生在校园和家庭两个生活空间里构成了良好的环境气氛,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使家长能够转变家教观念,改进教育方法。

家校共育是现代教育的一种新型育人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家长担任义工参与到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中,配合学校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环境上,更好地对孩子经行教育。那么,学校和家长又应该各自做好哪些工作呢?怎样协调配合? 学校:

学校方面的负责人就落在了班主任老师身上,班主任老师作为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者,需要扮演好这个重要的角色,对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并引导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以及如何注意安全等做出正确的教育学校应该有计划地组织教师积极深入学生家中进行家访,帮助家长学习更多指导孩子的方法,通过这样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家校教育效果将会明显增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会有很大的提高。 家长:

家长要充分尊重老师,增进理解,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家校共育工作中,及时对学校工作经行了解,才能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学生良好习惯的逐步养成,单靠学校教育是鞭长莫及的,特别需要家长的有力配合,社会的大力支持。

而我们的家长平时工作都很忙很辛苦,学校离家又很远,有的家




长长年在外打工,经常到学校了解情况确实不切实际,还有的就是担心总去学校找老师或者经常打电话给老师又怕影响老师们工作。为了使家长了解学校工作,我校创设各种活动,让家长在活动中受教育受感染。去年我校组织的“亲情”系列活动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真正地将学校和家庭拧成一条心,合成一股力。因此,我们认为关键是树立家校共育观念,提高家长教子水平,充分调动他们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积极性。这样,学校养成教育工作就获得了有力的支持者和同盟军。

教师和家长联系,并不是为了告状,而是要多方面地了解学生,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所以教师首先要做一名真诚的聆听者。聆听家长心目中孩子的可爱形象,聆听家长心目中对孩子的美好憧憬,更要真诚地聆听家长的冲动和偏激,将家长对孩子的爱和期待慢慢地渗透到自己的心中,渗透到自己的骨子里。教师还要做一名真诚的慰问者。哪个孩子今天没来上学,教师别忘了打个电话真诚地问候一声;如果学生已经几天没来学校了,教师一定要抽空真诚地探望一回。因为教师一句暖人的话语,一个温馨的举动会温暖一个家庭很久很久。 我们熟知的家校联系的方式有打电话、实地家访、家校联系册的使用、开家长会等等。也许因为这几种方式常用,所以我们教师并不重视。比如开家长会,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完成政教处布置的任务。殊不知,在家长的心目中都比较重视一学期一次的家长会,这是他们评价我们教师能力和水平的最好机会。所以我们要求每一位老师认真对待每一次的家长会,充分利用与家长沟通的每一次机会,与家长及时交流沟通,取得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深刻了解和对教师工作的理解与配合。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与家长的沟通方式。对待家长要像对待同事、朋友一样平等友好,和家长谈话,发短信要客气,要注意礼节,不起高调,不发火。要有包容心,以平常心对待学生的冒失和错误,与家




长沟通,讲究一个“诚”字。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使他愉快地与学校合作,与老师合作,学校应用诚心架起与家长沟通的桥梁。我觉得只要家校一体,共同努力,我们就不会为教育所累,而是能切实享受教育。交流、信任是学校实现与家长良好沟通的基础,这样长联系的一个好处是:你在与家长交流时,就能让他感觉到老师对孩子的特别关心、重视,家长也会提升其责任心。

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作为学校,有义务、有能力对家庭教育进行适时、适当的指导。为了共同的目标,我们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教育才有效益和希望。同时,教师通过家校联系能及时掌握家长对学教育工作中的要求与建议,全面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积极弥补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自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因此,有计划、有目的地搞好家校联系工作,是全面提高教学成绩和班级工作的重要手段。

总之,通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力配合,家校共育,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创设适合学生养成教育的环境,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文明守纪习惯、勤奋学习习惯和良好生活自理习惯等,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一定会更加促进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有力推动素教育的全面实施。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e463099f2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3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