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23-04-17 16:27: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东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欢迎阅读!
东北师范大学,培养方案,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





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40106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坚实的高等教育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现代教育与管理的技能与方法,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后能在高等教育及相关领域独立开展教学、研究、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二、研究方向

1高等教育理论 2高等教育政策与管理 3.教师教育 4.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5.高校公民与道德教育

三、修业年限

硕士生修业年限为2-3年,基本修业年限为2年。其中生源为跨专业、同等学力以及非全日制硕士生的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

四、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

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发展方向课的学分不少于20学分。完成规定的课程学分并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

五、培养方式

1.硕士生培养中课程学习与论文研究并重。

2.每位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通过阅读本专业的必读文献,夯实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在第2学期期末之前至少提交二份书面文献阅读报告

3.硕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制订个人学习与研究计划,并应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完成。 4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每个硕士研究生导师组由35人组成,配合导师,充分发挥集体培养优势。

六、课程学习

1.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公共 基础课 学科 基础课 专业 主干课

专业 方向课



100020001001 100020001002-x 101020102001 101020102002 101020102003 101020903001 101020903002 101020903003 101020904001 101020904002 101020904003 101020904004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理论 基础外国语 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中外教育思想史专题 高等教育学专题研究 高等教育社会学专题研究 国际与比较高等教育专题 教师教育专题研究 高等教育管理专题研究 公民与道德教育专题研究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题研究

开课 学期

春季 60 3

备注



春季 80 4 需从4门课程秋季 中选择2 秋季 40 2 秋季 40 2 秋季 40 2

秋季 40 2 秋季 40 2 春季 40 2

春季 40 2 春季 40 2 生至少选择2春季 40 2 4学分的课春季 40 2



公选课、 每个研究生至少在全校公选课和学院相关专业主干或方向课中各选择一门课,共4

学分。



2.教学方式

硕士生培养实行讲授与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研讨方式在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

3.考核方式

1)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除实践类课程可以采取考查方式进行考核外,其他课程一律以考试的方式进行。考试可采用笔试、口试、撰写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

2)课程考核采取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撰写文献阅读报告、实验报告和调查报告等形式进行过程考核,以撰写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期末考核。

3学科基础课除一门课程将在学期末实行闭卷考试之外,其他主要以撰写课程论文等方式进行考核;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以撰写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期末考核。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环节侧重于对硕士生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训练,培养硕士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研究计划、开题报告、论文进展报告和论文评阅与答辩等。完成学位论文工作各个环节,并通过论文答辩后记3学分。

1.研究计划

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尽早初拟论文选题范围,并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制定研究计划,提交学院研究生秘书处备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e5f02c96b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a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