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随笔 认真对待不爱举手的孩子

2023-02-11 07:36: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教育随笔 认真对待不爱举手的孩子》,欢迎阅读!
幼儿教育,举手,随笔,对待,认真

幼儿教育随笔 认真对待不爱举手的孩子

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平时伶牙俐齿、活泼好动的幼儿便把手举得高高的,甚至着急地站起来等你发现他;而平时言语不多、性格较内向的孩子总是缩在一边,充当旁观者。老师为了使每个孩子得到开展,有时也叫不举手的幼儿发言,而经常看到的是,被叫的幼儿神情茫然,一声不响的看着你,这样做的结果是老师的目的不仅没有到达,反而使不举手的幼儿产生被提问的恐惧紧张心理,久而久之,会变得更加沉默和自卑。

对于不举手的幼儿,我认为可以把孩子不举手的原因归纳成几类,区别对待。

1.能答复但胆小不敢在集体面前说。对于这类孩子,我平日注意为他们创设说话的环境,鼓励他们大胆勇敢地说。先让他们能大胆与老师、同伴交谈,再在小组或几个人活动时大胆说,而后在集体活动中引导他们举手答复下列问题,及时给予表扬。

2.不知自己答复得对不对,怕说错,因此不想说。这类孩子自尊心强,很爱面子。我常用的方法是,组织幼儿自由讨论,在指导时有意识地请这几个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轻轻告诉我,同时肯定他们正确的局部,引导他们答复时更完整、准确,并鼓励他们过一会儿大胆举手发言。由于已得到老师的个别指导,因此孩子的自信心增强了,答复起来胸有成竹,既响亮又正确,屡次以后,这类孩子的举手次数会明显增多。

3.确实不会答复。这类孩子在集体面前不要让他们第一个答复下列问题,这样会让他们感到难堪。我通常让他们答复比拟开放性


的问题也是最简单的问题,或者让他们重复别人答复的问题,给他们提供一个在集体面前说话的时机,让孩子参与活动。

幼儿是不尽相同的,作为教师应善于了解每个幼儿的性格特点,促使每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开展。调动起不爱举手、不善于表现的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变得活泼、开朗起来,这样的才算真正收到了效果。总之,对待不举手的孩子,教师还应根据个人的性格特点区别对待。我们只有充分了解孩子、尊重他们,才能成为孩子的好朋友、好老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eaa3018bd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9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