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死亡哲学的探讨——蒙田死亡哲学随笔

2022-12-18 16:34: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哲学-死亡哲学的探讨——蒙田死亡哲学随笔》,欢迎阅读!
哲学,蒙田,死亡,随笔,探讨

死亡哲学的探讨——蒙田死亡哲学随笔

死亡哲学的探讨——蒙田死亡哲学随笔



读书报告:修辞于哲学中的运用

四川大学胡泽阳研读文本:《蒙田随便全集第20章》-----研究哲理就是学习死

注:以下以部分摘录的形式界说修辞于哲学的运用及其相关意义。 报告:

一、一出笼就会被撵走:比喻,我姑且理解为人类的躯壳既是思想的诞生地,也是思想禁锢的牢笼。形形色色的思想孕育其中,而唯有被语言表达出来的、被行为彰显出来的思想才能真正称得上是走出牢笼的。

二、死亡突然袭击的方式——钉死、人群挤死、比武死、猪撞死、房倒压死、龟壳砸死、葡萄梗死、梳头死、碰门槛死、撞门死、纵欲死、球击死:气势恢宏的枚举/排比,以事实举证死亡的不同形式,旨在告知威胁生命的意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死亡无论于时间还是于空间都是同我们活着的人亲密接触的。它不是一件值得逃避的遥远的事情,反而它是时时刻刻在场的、邻近的、正在发生的。它的降临不存在身份、年龄、学识、方式的甄别,而是毫无差别的、不可预期的剥夺在死者现存的生命形态。也因而它终是该习以为常的。

三、他们悲痛欲绝、呼天抢地、怒不可遏或垂头丧气:华丽的辞藻勾勒了对死亡无所知觉的人在面临他者已死之时的愚蠢行径。对死亡毫不在意或是漫不经心都是荒唐而可笑的生活方式。由于死亡的不可避免性和发生时间的不确定性,理性思维在此必不可少,它可以使

我们提前预告自己的归期甚至提前准备自己的死亡事宜,规避那种荒诞的怯弱与惊惧。

四、我似乎每时每刻都在消失:消失是死亡的代名词。似乎消失只是对生命存在长短的不确定性的质疑。它所揭露的是威胁生命并最终导致死亡的意外无处不在。我们活着就是在时刻面临死亡、亲近死亡,或是此时、彼时或是今天、明天、未来。而它预示我们要在生命依旧磅礴的时候随处感受快乐,随时准备即将发生的事情,以不至于茫然无措于已经降临的死的事实。

五、青春的消逝,其实也是一种死亡,甚至比生命衰竭而死,比老死更不堪忍受:类比中见证死亡的轨迹。青春不在、生命衰竭、老死只是死亡存在的三中不同形态,但人却恰巧感受后两者更加强烈与痛彻心扉。而这剖露的是死亡对生命走向终结的引导。

六、生命不懈营造的就是死亡:有死和已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死观。死亡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却也是不可避免的。活着,也就意味着等待死去,虽然这种想法

1




死亡哲学的探讨——蒙田死亡哲学随笔

未免消极。但是,活着的每一分钟都是距离死亡更近一步,都是对生命另类的索取与压榨。正是如此,我们反而要珍惜生命,享受每一份在死的快乐以削减命运对将死的唾弃与残暴。

七、我们人未死就入殓埋葬:看似一种夸大或滑稽的说法,却告知死亡只是意味着生命存在的消逝,而恰恰人人都是有死的。所以死亡本身并不是可让人畏惧的,因为我们活着就是在死亡,在趋向终点。但是由于人们对死亡认知的缺乏使得外在者在人死之前就表现出种

种另类的生存方式:畏惧、哭泣、无措、探望、惊恐、、而这恰好让将死者提前陷入已死的悲哀境地中。

-----就文章整体修辞的界说,我已经在对每一句摘录的话语中表露自己的观点以及对有死的理解与解读。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f32b0ee94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2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