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新》留给中国动漫爱好者的省略号

2022-12-31 12:59: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蜡笔小新》留给中国动漫爱好者的省略号》,欢迎阅读!
省略号,蜡笔小新,中国,爱好者,留给

《蜡笔小新》留给中国动漫爱好者的省略号

著名日本动画《蜡笔小新》的作者臼井仪人日前传出身亡噩耗,令不少中国动漫迷深感遗憾。小新”——这个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卡通形象,尽管曾在中国引起一些争议,但通过VCD、互联网等传播途径,早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动漫形象之一。

海鸥眉、笨拙的发声,外加时而蹦出的无厘头台词,这是小新留给中国观众的标志印象。

在动画片中,小新直白地表达个人性意识的诸多情节,可谓见仁见智。对中国观众而言,这样的人题材曾一度被认为无法接受,一些电视台还曾停播小新。不过,在中国“80”“90动漫迷中,仍有相当数量《蜡笔小新》的忠实粉丝

多年来致力于国际动漫合作的上海动漫人陈英杰说,上世纪90年代,日本出现了《蜡笔小新》《樱桃小丸子》等家庭类主题电视动画,加之更早些时候走上荧屏的《哆啦A梦》等,家庭题材曾盛行一时。有别于一般意义上以太空大战、奇幻格斗为背景的日本动画,《蜡笔小新》中怀旧的家庭氛围,其实蕴含了作者本人对人生的感悟和责任。

“"小新"谈论的一些话题,或许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还被视为"禁区"陈英杰说,但随着时间推移,更多的中国观众也开始理解,日本漫画家不是就画而画,而是希望寓教于乐,在电影版里,小新就曾参观过1970年的大阪世界博览会。

“"小新"可以轻松诙谐地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等,而有些"小新"与青少年沟通的事,正是进入21纪后中国家长费尽心思也不一定做得好的。陈英杰说。

“80漫画创作者艾丽丝自称从读小学时就爱看《蜡笔小新》。每个人都有生活的困境,臼井仪人选择了用调侃的方式来表现。艾丽丝认为,《蜡笔小新》对中国年轻一代动漫人的创作启示是,必须注意去观察生活,积累生活中的"小幸福"”

一个漫画工作者要成为真正的漫画家,需要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创作,而且那些创作是发自于内心深处,是来自于对生活的体验。陈英杰认为。

《西岳奇童》主创人员、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资深导演胡兆洪曾对记者说,中国原创动画仍需克服浮躁心态,在时下投资活跃的背景下,中国动漫人坚持推出具有个人风格的原创作品并不容易。


近年来曾参与喜羊羊”“麦兜等中国本土动画形象电影版开发的陈英杰说,日本小新”“哆啦A梦等留给中国麦兜们的启示是:打造动漫的百年老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f5de7aedd3383c4bb4cd24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