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断裂带变形特征

2023-05-26 20:2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龙门山断裂带变形特征》,欢迎阅读!
断裂带,龙门山,变形,特征

龙门山断裂带变形特征

刘志成;季建清;涂继耀;鄢雪龙;唐俊杰

【期刊名称】《地质科学 【年(),期】2013(48)2

【摘 要】野外构造解析和地震遗址的构造应力分析显示,龙门山断裂带在新生代早期对应于当时的南东—北西主压应力场,发育了北北东向的左旋走滑构造体系;其后才被具有右旋兼具逆冲的龙门山断裂带叠加改造,对应的近东西向构造主压应力场一直延续至今,是区内地震构造的应力场机制。龙门山断裂带河流岩屑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显示,龙门山断裂带在走向上位移量有显著的差别,呈现正态分布的整体趋势。依照龙门山隆起剥蚀单调冷却的热史特征,判定前述两期变形的转换时限是40 Ma前后。结合龙门山断裂带地层厚度和变形时的深度模型,认为现今龙门山断裂带是一个宽达数十千米的大型走滑断裂带,剖面上呈现花状构造特征。近地表的逆冲构造是薄皮构造,并由此建立了龙门山断裂带走滑变形的深度变形样式模型。 【总页数】17(P515-531)

【关键词】龙门山断裂带;热史;构造应力场;地震;走滑构造 【作 者】刘志成;季建清;涂继耀;鄢雪龙;唐俊杰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 【中图分类】P542 【相关文献】


1.2008年汶川Ms8.0地震后GPS资料反映的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地壳水平变形动态特征分析 [J], 熊小慧;江在森;武艳强;刘晓霞;魏文薪;邹镇宇;王启欣

2.芦山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闭锁程度与变形动态特征研究 [J], 赵静;武艳强;江在森;牛安福;刘杰;王丽凤;魏文薪

3.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闭锁与变形特征 [J], 赵静;任金卫;江在森;刘晓霞;牛安福;;岳冲;苑争一

4.龙门山断裂带中段及邻区构造变形特征及应力场演化的数值模拟研究 [J], 付平; 张新辉; 尹健民; 韩晓玉; 周春华

5.龙门山汶川地震断裂带北川段岩石与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变形行为 [J], 李成龙;海兵;王焕;张进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f7d396b54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d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