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经济学答案

2023-05-07 20:25: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行为经济学答案》,欢迎阅读!
经济学,答案,行为

六.举例分析锚定心理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1.人类一个微妙的天性——倾向于把一件事情,无论它是否与决策有关,作为自己作决定的一个参照依据。这是锚定心理特点之一,我们前面所谈的“瓜步之战”的问题正说明了这一特点,在电话号码的最后三位数加上400当然没法知道这场战争三什么时候开始的。2另一特点在于人们在进行判断时常常过于看重那些显著的,难忘的证据,也就是说人们容易把这些证据当作参照系,而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很容易从中得出歪曲认识。例如,戒毒所的工作人员在估计病人因极度失望导致自杀的可能性时,常常易于想起戒毒者无法忍受毒瘾发作时的痛苦而自杀的偶然事件,这时如果进行代表性的经验判断,则可能夸大病人自杀的概率。3。锚定心理还会影响人们的偏好。例如,在一家时装精品店每款1500元和1000元的衣服间消费者可能会选择后者,而在另一家店中,大部分的衣服都在500元以下,那么大家便不再考虑对1000元衣服的购买。这时因为前者人们把参照锚定在1500元衣服上,而后者则锚定在500元衣服上。3.锚定心理的存在使得人们产生了"心理账户""心理间隔".即相同的人对于等量的货币,在不同情况下可能会区别对待.彩票中奖得来的钱花起来可能会大手大脚,而对辛苦挣来的血汗钱用起来则能省则省。锚定心理使人类基于表面特性,将特定事件区别对待,没有看到宽泛的大场景,只看到个体的,分别的小范围。

作用:一方面从心理学角度上,揭示了人类在认识和判断事物时的一般趋势,为参照系理论提供了心理学的基础;另一方面,由锚定心理确定的参照系改变了传统价值的判定标准.锚定心理则采用将抽象价值锚定在具体价值这个不确定的参照系上,并由参照点和取值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差异,通过价值函数作用得出价值的判断,这种创新价值确定方法解决了个性化价值的确定问题.

八.前景理论产生的原因:期望效用理论描绘了理性行为的特征,而前景理论则描述了实际行为,虽然期望效用理论为某些简单和透明的决策问题的现实选择提供了明确的依据,但大多数现实生活中的决策问题是复杂的,需要更丰富的行为模型,因此,情景理论诞生了,可以解释期望效用理论无法解释的案例。它指出,在不同的风险预期条件下,人们的行为倾向是可以预测的。

主要内容:1。人们不仅看重财富的绝对量,更看重财富的变化量。2。人们面临条件相当的损失前景时更倾向于冒险赌博(风险偏好),而面临条件相当的盈利前景时更倾向于实现确定性盈利(风险规避)3一定量的财富减少产生的痛苦与等量财富增加给人带来的快乐不相等,前者大于后者。4。前期决策等实际结果影响后期的风险态度和决策。

意义:前景理论让人们的经济行为更加精确,更加贴近实际,更为准确地描述风险条件下的个人行为。它与我们的很多经济事实相符,解释了很多在期望效用理论下不能解决的问题。 .环境暗示的含义:指的是影响消费者心理和决策的外部环境因素,例如场合,声音,图像,气味,装饰等。

主要特征;1暗示模型提供了新框架来理解边际效用中的高频率变动。2暗示模型解释了人们为什么能通过努力克服自己的一些恶习。3,暗示可以是一种负的外部性。 七.举例分析积累性预期理论的5个主要选择现象:

框架效应:选择理论假设表述的不变性,即一个选择问题的等价表述应该产生相同的偏好顺,.和这个假设相反,很多证据表明,在框架中的选择不同导致了偏好的不同.

非线性偏好:根据期望原理,风险预期的效用在结果可能性中是线性的.Allais认为,0.991.00可能性的不同要比0100.11可能性的不同在偏好上起更大的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了选择的非线性偏好的不确定性。

禀赋效应:人们是否愿意在不确定的事情上下赌注不仅仅取决于不确定性的大小,而且取决于他所拥有的资源,Ellsberg发现人们更愿意在一个装有相同数目红球和绿球容器上下赌注,而不愿选择红球和绿球的比例不确定的容器。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们愿意选择自己有


竞争力的领域,而不愿意选择那些机会相当的情况。

风险偏好:在分析不确定情况下的选择问题时,“分险规避”是最普遍的假设。然而,在选择中,常常能够发现风险偏好的选择。第一,人们经常会选择很小可能性的事情,以期待能够获得非常大的收益,比如买彩票。第二,当人们面临的选择是一笔确定的损失,或是一笔可能更大的损失时,人们就表现出了风险偏好。

损失厌恶:在风险和不确定性下选择的一个基本的现象,就是损失的可能性比收入的可能性要大。这个被观察到的损失与收入的不对称性太极端而不能够被收入效应所解释。 一. 心理帐户的含义和内容

含义: 心理账户,是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查德•塞勒提出的概念。它指的是理性人有时会作出不理性的选择,而心理账户可以由于消费者心理帐户的存在,个体在做决策时往往会违背一些简单的经济运算法则,从而做出许多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内容:1,人们怎样感觉各种经济食物的结果,怎样做一些决定,并且之后又是怎样评估那些决定的结果的。2,有时会把经济行为分到细微、具体的账户。3,与我们核查与评估心里账户的频率有关的内容,或者称之为“选择划分”

总的来说,心理账户推翻了传统经济学中可替代性的观点,也就是说,我们认为,钱有的时候是不可替代的。我们观察到,商品被划分到不同种类中,消费被分在不同账户里,而不同的划分方法也造成了同一选择对我们不同的吸引力。在这个过程中,不同账户中同样大小的金额对我们的意义是不同的,换句话说,它们是不可替代的。 二,投资自负心理产生的根源

一,回报原则,那些经常给行为主体带来回报行为比那些不带来回报的行为更可能被主体重复。二,激励原则,那些曾诱发了回报行为的外界激励比那些不曾诱发行为的外界激励更容易诱发主体的同类行为。三,强化原则,行为主体在没有获得对其行为的预期回报,甚至为此遭到惩罚的时候,会被激怒,进而更强烈的要求实施同类行为或预期能够补偿损失的行为;另一方面,如果某一行为给行为主体带来了出乎意料的回报或没有带来预期惩罚时,行为主体将更主动的实施同类行为。

三、行为经济学的含义和特点

行为经济学特点:1,是人的行为为研究重点。2 它的核心理念:借助心理学分析方法,“为理性的经济分析提供忽视已久的心理基石”3 有效借助于可控实验、调查等自然科学和社会学的方法,通过实验过的的数据得出结论或者检验并修正实验理论。

定义:行为经济学是一门与心理学有机结合,通过可控实验,调查等方式考察人们在不完全理性的市场中参与各种经济活动时的行为模式,分析影响行为的内外部因素,理解并解释经济现象,已检验并修正先验理论,提出自己的理论的一门现代经济学学科。

四、拖延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原因:首先,拖延能够维持一种自我欺骗效应,对于不愿意做到事情,人们可以通过拖延的方法来摆脱这种头疼的事情所带来的烦恼,从而能创造一种暂时的轻松和安稳感。 其次,人们期望通过拖延来等待事情出现转机,甚至奇迹的突然出现。

还有,人们喜欢即刻的欢愉,只愿意考虑当下,认为将来的事情还很远,将来的事情就等到将来再考虑,所以人们总是会拖延那些需要立即付出而将来才会获利的工作。 解决方法:

为自己定一个最后通牒期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f82c43da1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b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