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凋谢的红梅

2022-08-06 16:17: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永不凋谢的红梅》,欢迎阅读!
红梅,凋谢,永不

永不凋谢的红梅

红梅走了!对我来说,是晴天霹雳! 获知红梅走了的噩耗,是在一个阴霾满天、斜风细雨的上午。当时,我从北京参加2019中国散文年会领奖乘飞机返至昆明,心中的亢奋和喜悦正难以言表。我刚抬腿要跨上回蒙自的班车,手机便急促地吼叫起来。我掏出来一看,是数千里之外的福建文友眼镜老师打来的,她只吐出“红梅走了”几个字,无限的悲痛便把她还想说的话挡了回去。只听她抽抽噎噎,泣不成声。我还从未听到过有人这般伤心。我浑身霎时酥软了,已经抬起的左腿又沉重地放了下来,呆呆地站在班车门口。驾驶员催了几遍“快上车”我都听而不闻。 红梅这样的好人,40出头,她不该走啊!她怎么就走了? 2019年初冬的严寒刚刚光顾滇南大地,一场病痛,让我不得不躺进了开远五十九医院内科的病床。结肠溃疡、糜烂性胃炎苦苦地困扰着我。一个多月的住院生活,天映入眼帘的是白大褂、输液管、消炎药……每天经受着结肠出血、胃出血的疼痛折磨,经受着不吃安眠药就痛得难以入眠的煎熬。 病虽未好,可医生几次催促我出院。说此类病属慢性病,光靠住院治疗,解决不了问题,得回家慢慢调养。于是,忍着病痛,我收拾了行李和生活用具,踏上了回驻蒙自某部的归途。 2019年的最后一朵春花悄然凋谢,炎热的夏天款款来临时,上级的一纸命令,将我从驻蒙自某部,提一职调到苗岭屏边县人武部任职。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我二话没说,孤身一人打起背包,告别妻子和女儿,拖着病恹恹的身体毅然赴任。在屏边那块小天地里,我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我的胃肠炎久治不愈,虽然天天服药,天天治疗,可病情未见好转。 我独处一室,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有一天晚上,胃又痛了。我稀里哗啦在电视柜的抽屉里翻来倒去,翻出胃舒平,4粒在嘴里嚼碎吞下。然后,又回到卧室,无所适从地打开电脑上网,漫游网页上的多彩世界。 当我进入碧海银天聊天室的“四十情怀”聊天室时,“开心女人”这个有趣的网名让我眼睛一亮。开心女人便是我后来故去的病友红梅。当时,我被胃疼的痛苦蹂躏着,迫切希望找到减轻痛苦的良方妙药。于是,我与开心女人聊了起来。我毫不保留地向她吐露了我的病,没想到,开心女人的病痛比我更甚。她说她得的是肝硬化,已发展为肝癌,已经住过十几次院,一直用药维系着时间不多的生命。她劝我,要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要战胜病魔,不能被病魔击倒。为能让我看到她开心的笑脸,她主动与我视频。透过网络连接,我欣赏到了数千里之外的开心女人那灿若桃花的笑脸,读到了她笑对病痛,笑对人生的宽广胸怀。 开心女人很耐读,她不胖不瘦,个子高挑,皮肤雪白,一副文静淡雅的样子。 聊着聊着,我忘记了胃痛,忘记了烦恼。我把浸透了我患肠胃病后的酸甜苦辣的散文《我是病人》通QQ发给她看。她读后,淡淡一笑说:“比起我来,你的病痛算不了什么。”我想想也是,红梅患的是人人畏惧、不愿提及也不愿听到的癌症,而我患的呢? 我给她讲时下社会上流行的新版《董存瑞炸碉堡》、《刘胡兰舍身救义》等让人笑破肚皮的段子,让文静淡雅的红梅笑得前仰后合,忘记了自我。我从未见一个女人在陌生男人面前笑得这么开心,么放任。她边笑边夸我:“你真幽默!我从没遇到过像你这么幽默的人!你不愧是作家,真会编故事!” 此时此刻,我才发觉,原来我也有几分幽默大师的天赋。 我很开心,为我用自己的所见所闻,用自己的机智和诙谐,使一个身患绝症、行走在生死边缘的病人脸上绽放出希望的异彩。我给予了红梅欢乐和幸福。凌晨3点了,我劝她休息,她才恋恋不舍地离开电脑。 与红梅聊了两个多小时,我真正感觉到,她表面上说自己如何笑对病魔,


如何劝我要开心,都是惟恐我苦恼,帮我消愁而已。实际上,她的内心非常烦躁不安。试想,三十几岁的人面对绝症,濒临死亡,都是凡人,有几个能泰然处之。我已经隐约看出,红梅的表情,有几分修饰过的痕迹。 后来的几个晚上,每当我夜里胃痛难眠,就上网聊天寻找快乐。而每次上网,红梅的QQ都亮着,闪烁着明亮的眼睛,就像在有意等我。我和她总是聊得很放松,很开心,以致把病痛和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慢慢地,她开始信任我,由信任我而信任军人。有时她称我作家大哥,有时又叫我军人大哥。许多话她都对我说,由此我知道了她的许多坎坷经历和烦恼。我还知道,她是福建一个市下属的社区主任,市人大代表。 一天晚上,我的胃又开始疼痛,我又上网聊天。事情出乎意料,红梅的QQ第一次安静地休眠。倒是有个称我为作家大哥的女士,留言非要加我的QQ不可。我同意加她的QQ,我们聊了起来。她说她姓王,从事教书育人兼做小学校长。她白嫩宽阔的脸上,显露着天真活泼。不算高的鼻梁上,架一副像她的脸盘一样大方阔气的高度近视眼镜,我叫她眼镜老师。她是红梅最亲密的朋友。她痴情写作,所以红梅向她推介了我,要与我交朋友,学习写作。我问起红梅怎么没上网?她无可奈何地说,红梅又住院了。 几天后,红梅给我寄来一本书名叫《芦荟治百病》的小册子。书上详细介绍了芦荟治疗慢性胃炎、肠炎、高血压和高血脂等疾病的特效和功能。 红梅终于又在网上绽开动人的笑容,我再次兴奋地与她聊了起来。她告诉我说:“出院那天,就像从高墙里出来,走到哪里都新鲜。在街上逛来逛去,不由自主逛进了新华书店,想给自己买本治疗肝病的书没买到,无意中看到一本芦荟治百病的书,手翻翻,还挺适合你作为治疗胃肠炎的参考书,就买了一本。”我说要给她寄钱去,她可人

的笑靥立即就不好看了。须臾,她平静地说:“我们是病友,同命相怜,相互帮助理所当然。” 就因为红梅那本书,就因为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还总想着别人的病痛安危,我又是买花盆,是找芦荟苗,不到一个星期,我三楼的阳台上,大大小小20多盆新栽的芦荟,就整齐有序地排列成一个月牙形,为阳台增添了不少亮色。我性子急,还不等新栽的芦荟定根成长,就用剪刀剪叶片来切成薄片泡水喝,恨不能立竿见影,马上把肠胃病治愈,像正常人一样大碗喝,大块吃肉,像吃豇豆一样吃小米辣。 看到芦荟长势慢,我专门买了复合肥来小心谨慎地搅水施肥。一边管理,一边采食。一吃就是一年多,肠胃炎也没有好转。但歪打正着,我过去吃热了就口腔起泡溃疡;睡不好觉,也会口腔溃疡,进食困难,自从坚持服芦荟泡水,我口腔再也没有溃疡。 红梅从未忘记追踪问效,每次和我聊天都问我,吃了芦荟肠胃怎么样?我总是笑眯眯地对她说,有些好转。一个重症病人,我还能对她说什么呢?我的善意谎言,恰似灵丹妙药,对重病中的红梅产生了奇效。视频上,我蓦然读到了她鲜艳靓丽的笑脸。她激动地对我说:“有效就好,但愿你早日康复!‘喝两盅’的那天不会远了!”我也马上佯装笑脸对她说:“但愿你也早日康复,届时来云南玩!” 病中的红梅,只要不是住,她都随身带着治疗肝病的相关药物,边坚持按时吃药,边坚持到社区上班。逢年过节,都要去看望80多岁的孤寡老人李奶奶,除了送去米、油和菜等生活用品,还要为老人做上一顿可口的饭菜,陪老人一起吃。李奶奶口口声声喊她闺女,喊得温暖感人,像自己的亲生骨肉。隔不了几天,红梅又要登门照看无儿无女的独身老人瞎子老张,帮他收拾家务,为他洗衣缝被。假期到了,红梅还得撑着病体,带上现金到在上海读大学的贫困学生李丹丹家,嘘寒问暖,鼓励李丹丹好好学习……力所能及地帮李丹丹解决缺学费等现实问题。 经常与红梅沟通,让我对她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有时,红梅有事上不了网,她介绍的好友眼镜老师就与我闲聊。眼镜老师与我聊天的话题大多是散文写作,她说她喜欢我


的散文,把我的《我为母亲攒零钱》一文拿到课堂上诵读、讲解,自己受感染落泪,不少学生也伤感流泪,弄得教室里一片呜咽。 隔三差五,眼镜老师又将自己随意打个草稿的文章从QQ上发来,笑得醉人地给我“下令”:“请作家大哥不吝气力,挥动板斧,帮小妹斧正。小妹定请大哥喝茶,喝福建的铁观音。”眼镜老师是个十分开朗和幽默的女人。我风趣地对她说:“鲁迅先生写文章都要反复修改推敲,你倒好,连句号都懒得打就发给我,想把我累死呀?别忘了,我是病人!”眼镜老师又咯咯咯地笑了,笑得手足无措,笑得宽大的眼镜在白皙的脸上抖动。她边笑边说:“你手头的板斧比李逵的还快,不要舍不得出力嘛!”我也开心地笑了,笑得满心欢喜,烦恼全无。 说起红梅,眼镜老师总是赞不绝口。说像她这样的基层干部不多见,她是真正的好人。 一个如此可亲可敬的好人,说走就走了。 眼镜老师给我打电话通报噩耗时,无比悲伤地向我透露了红梅临终前的嘱托。眼镜老师说红梅一再告诫,她走后,不能将消息告诉作家大哥和李奶奶,作家大哥是病人,承受不住打击;李奶奶年岁高,知道了也会承受不了…… 眼镜老师抽泣着对我说:“我忍不住,还是把这事告诉你了。请你原谅!”我很想说点什么,却什么也不会说,我只有悲伤,只有流泪,有无尽的叹息。 红梅走了,远隔千山万水,我不能亲自前往吊唁志哀。可我的心里,时不记挂着她――一位好心的女人。我数日茶不思,饭不想。只要一静下心来,红梅的音容笑貌就在眼前闪现。我们都是病人,几年了,一直相互鼓励,相互安慰,勇敢地去战胜病魔,笑对人生。我隔不了几天又打电话给眼镜老师,了解红梅的后事办理情况。眼镜老师对情况掌握得细致入微。直至此时,眼镜老师才痛心疾首地告诉我,红梅是她的亲生姐姐,整个后事的操办她都唱着主角。她告诉我,红梅的遗体火化那天,市人大的领导、居委会领导、社区其他领导和闻讯的群众,数以千计的吊唁者胸戴白花,步履沉重,泪湿衣襟,为普通的最基层的社区干部红梅送行。红梅临终前告诫,不能让李奶奶知道她病故,可李奶奶还是出现在红梅的遗体告别仪式现场。她右手拄着桃木拐棍,左手抹着眼泪,颤巍巍地挪着碎步向红梅告别。空洞干瘪的嘴巴里悲伤地喊:闺女啊,闺女…… 瞎子老张知道红梅病故,缺少眼球的眼窝里潮湿了数日,悲痛、哀叹和惋惜……折磨着这位没有女儿却享受着女儿厚爱的残疾老人。他撕心裂肺地哭喊:“红梅啊,你不该走……”他的鼻涕、眼泪和唾液湿透了衣襟。 红梅走了。在她办公室的备忘录上,清秀的笔迹记载着这样的文字: 李奶,生于1925年冬月初×日;瞎子老张,孤儿,出生时间不详,将每年国庆节定为他的生日…… 李奶奶和瞎子老张下一次生日来临的时候,再也不可能看到那张熟悉而甜蜜的笑脸了。 红梅走后没几天,社区办公楼前的腊梅便迎风斗雪,争相开放,芳香四处飘散,沁人心脾。目睹这一树腊梅,人们仿佛看到了红梅。 其实,红梅还在,在社区,在居民的心里! :李敏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fcbd096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d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