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文化的商业模式分析

2022-07-17 23:45: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买卖文化的商业模式分析》,欢迎阅读!
买卖,模式,分析,商业,文化

买卖文化的商业模式分析

从我国施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国家的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飞速提升,遵循着“乱世黄金,盛世古董”的收藏原则,我国的收藏市场日益火爆,其中文化艺术品收藏很是值得关注。

一、文交所运营的现状与问题

从当前我国的文化艺术品收藏市场现状来看,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从其发展和运营的模式来看,大多数文交所采取了股票式的“份额化”交易运营模式,通过提高文化艺术的市场流动性,收取一定的手续费,作为盈利的主要手段。但是,这种模式伴有很大的风险,存在着艺术品退出和过度投机等难以解决的问题,经常会给投资者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随着国务院于201111月下发的《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终结了这种交易运营模式。

其次,文化艺术品交易的火热,导致了一些当代的书画家产生了投机意识,他们不注重本身书画技能的提升,一味迎合市场的需要,进行书画创作,短时间内其作品就充盈了整个市场,导致他们书画作品的艺术价值不断降低。另外,文交所对一些文化艺术作品过度炒作,透支了其未来的价值成长,扰乱了市场的定价,损害了相关文化艺术家的名声,致使相关产业的低迷。因此,重新探索文交所科学的发展运营模式,成为整个文交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文化艺术品交易所运营模式的创新探索 不能过度依赖收取手续费的盈利模式

从我国目前的文交所运营模式来看,他们的盈利模式主要是依靠“T+0”的交易制度,采用股票制施行“份额标准化”的模式,通过文化艺术品股票的流动提高市场交易额度,收取相应的手续费。但这种交易运营模式本身就存在着文化艺术品的退出、投机商过度投机等难以解决的问题。当大多数投资人无法继续交易下去,就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触发政策的红线。这就意味着文交所必须依靠文化艺术品本身的产业链进行运营,寻找新的盈利模式,避免过度依赖收取手续费的盈利模式。

建立风险隔离机制

从国家出台政策限制文交所股票制運营发展模式可以看出,文交所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风险既有政策的干预,也有其产业链存在的风险,因此,文交所的运营模式首先要建立风险隔离机制。

第一,文交所要防范政策性风险。文交所的运营模式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避免触动政策的红线,否则就会导致文交所面临行政部门的严厉打击。国务院于201111月针对文交所混乱交易出台的政策就是很明显的例子。

第二,文交所要防范产业链存在的风险。文化艺术品的真伪鉴别是全世界文交所都要面对的难题,任何机构和个人都无法保证在鉴别过程中永远不打眼。因此,文交所要事先设计好完整的风险规


避机制,预防出现鉴别打眼的情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fd1fb387f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