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教案

2022-09-14 22:00: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教案》,欢迎阅读!
二首,咏怀,其一,教案,八十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教案 阮籍

高二五班、十班 周东梅

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阮籍的词风。

2、体会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特点。

3、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解读文句,分析意境,把握阮籍诗的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词中意境的把握品味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小组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滕王阁序》里我们学过这样的句子,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阮籍嗜酒如命,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架车而行,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方就下车痛哭,然后驾车返回’。那么他为什么如此猖狂呢?请走进阮籍的世界,走进他的《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二、关于作者:

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三国时期魏国诗人。阮籍 3岁丧父,家境清苦,勤学成才。他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阮籍年轻时很有政治抱负,但是生活在魏晋易代之际,当时司马氏集团与曹氏集团长期以来有着十分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为了全身避祸,他不得不在政治漩涡中小心翼翼,虚与周旋,并常常用醉酒的方法来保全自己。他与嵇康、刘伶等六人为友,常集于竹林之下畅饮、放歌,世称竹林七贤。他是“正始文学“正始”是魏废帝曹芳的年号)的代表作家,全力创作五言抒情诗。他的诗歌大量运用比兴象征、神话传说、以景寓情、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曲折隐晦地抒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

三、内容探究: 学生齐读诗歌。

1:诗人为什么“夜中不能寐”?



1




明确:“夜中”是“中夜、半夜”之意,说明夜已经很深了,而此时的诗人依然难以入眠。为什么呢?可以想见的是,诗人一定是由于心事重重、纠结于心才会有如此的行为表现。为了排遣心中的情绪,诗人起身弹响了琴弦,此时的琴音一定传达着作者的心音。到底是什么情绪?纠结于心中的到底是什么?这些我们都暂时无法知道,接着可以往后看。“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两句,写的是:明亮的月光从薄薄的帐幔外照了进来,清风吹开了我的衣襟。这里的“明月”“清风”两个意象是想告诉我们月色皎洁、清风舒爽,眼前的一切都让人心生喜悦呢?抑或是想告诉我们半夜的景象显得凄清、冷落,让作者心生孤寂、悲凉之感呢?

2“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象?有何特殊的喻意呢?

明确:这两句写的是:孤独、失群的鸿雁在野外悲哀地号叫,盘旋飞翔的鸟儿在北方的树林中鸣叫。鸿雁的孤独、失群是否可以理解成阮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独立的人格,而哀号则反映出其内心的愁苦、悲哀。鸟儿在黄昏时就应该选好了栖宿的树枝的,结果在深夜时分依然在树林的上空盘旋飞翔。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这似乎也可以理解成:阮籍空怀满腔的才华和抱负,结果却一直在当时黑暗的政治环境下找不到一个施展抱负和才华的舞台。由此看来,前面的意境应该在于营造凄清冷落的氛围,表达孤寂悲凉的心境。

解说:诗歌的最后两句终于道出了前面诗人行为表现意境特点的真正原因,点透了全诗所蕴含的情感,即“忧愁思虑”,具体来说,应该是“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忧愁、伤感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010d2b7fe4733687f21aa0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