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歌曲的歌词文学性对比研究

2023-02-05 14:07: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艺术歌曲的歌词文学性对比研究》,欢迎阅读!
文学性,对比,艺术,研究,歌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艺术歌曲的歌词文学性对比研究

作者:周佳铭

来源:《西江文艺·下半月》2015年第06

【摘要】:艺术歌曲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区别于民谣二精致的独唱歌曲的通称。中国艺术歌曲是在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多次碰撞、交融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本文以艺术歌曲歌词的文学性作为切入点,选取19世纪2030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后这两个艺术歌曲发展的典型时期作为案例进行对比,从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歌曲的题材体裁和歌词的结构和意境这三个方面着手探究其对艺术歌曲歌词文学性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歌词文学;艺术歌曲;19世纪二三十年代;新中国成立后

艺术歌曲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区别于民谣二精致的独唱歌曲的通称。现多指专业演唱者在音乐会上演唱的、艺术性强的,声乐技巧较高的,一般采用美声唱法演唱的声乐作品。中国艺术歌曲是是在借鉴德奥艺术歌曲诗歌、音乐、钢琴伴奏三位一体并融入中国传统音乐而形成的。艺术歌曲的歌词富有诗意,耐人寻味,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用著名诗人的诗歌谱曲,一直贯穿在艺术歌曲创作的全部历史中。从诗与音乐的个体审美要求看,诗的表达要比音乐来得更加直接,作曲家往往被这种直接的表达所感动,因此诗是作曲家创作的原动力。也正因为如此,歌词的文学性对艺术歌曲从创作到演唱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捷克文学家欧根·希穆涅克曾经提到过:文学语言,特别是诗的语言,都是与谐音,即所谓音乐品质密不可分的。艺术歌曲它既不同于民歌的生活性,歌剧的故事性,也有异于西区的叙事性,它的曲调完全由诗人之音调孕育而成,与诗浑然一体。

19世纪2030年代是中国近代史上动荡不安的时代。深受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使得许多知识分子呼吁民主与科学,与这时期中国借鉴外来音乐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相结合,使得白话文在艺术歌曲中大量运用并引用西方音乐的曲调上歌词。在这个时期,著名的作曲家有萧友梅、黄自、赵元任、黎锦晖等。著名的艺术歌曲有:《问》、《叫我如何不想他》、《大江东去》、《玫瑰三愿》等等。以黄自作品中的歌词为例。黄自的作品与中国古典诗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花非花》的歌词: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借白居易的诗词,用浪漫的手法创作歌曲。白居易的诗浅显易懂,而这首《花非花》却弥漫着朦胧美的意味,这在白居易的诗歌中属于特例。歌词句式为三三,三三,七,七,歌曲结构以歌词句式做成了两个大乐句的结构布局。根据歌词,第一句在旋律上的起,承,共四小节,营造迷茫之感。第二句是转,合,也是四小节,和歌词一样,结构对称规整,以第一句的结尾音作为第二句的起始音,旋律由低走向高,将歌曲推向高潮。去似朝云无觅处旋律音区偏低,同时做了渐慢和弱处理,结合歌词,显得无奈感叹。19世纪2030年代的艺术歌曲大多是以诗词作为歌词,歌词突破旧体诗词的歌律,开创了新诗的语言和形式。再如《思乡》。这首歌曲的歌词是韦翰章所作的现代诗词,黄自先生为它谱曲。歌曲分为两大段。柳丝系绿,清明才过了,独自个凭栏无语,由景及人,柳丝为意象,清明点出时间,渲染悲凉气氛,使用第一人称的语气,歌唱的旋律在字划上了一个小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婉转柔美,歌曲始终带着哀伤悲叹情感。一直到问落花,随着钢琴伴奏织体做渐强处理,出现了全曲的高潮。歌词和旋律伴奏紧密联系在一起。歌词通过一系列意象,融情于景,表现出在外游子思念家乡但不得归的悲叹和无奈。由此可见,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艺术歌曲大多是以诗词作为歌词,或古诗词或现代诗词,歌词突破旧体诗词的规律,开创了新诗的语言和形式。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艺术歌曲也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独唱形式的革命抒情歌曲和革命群众歌曲作为一种时代主流登上了历史舞台。艺术歌曲创作题材仅限于毛泽东诗词那些关于祖国军人人民一家亲的内容。毛泽东诗词自1958年发表后,掀起了一股古体诗词的艺术歌曲热潮。许多作曲家如丁善德、贺绿汀、赵开生等都为毛泽东诗词谱过曲,其中有:《念奴·昆仑》《蝶恋花·答李淑一》《沁园春·雪》等等。以《沁园春·雪》为例,创作于文革时期,由生茂、唐珂谱曲。曲式为复二部曲式结构,旋律运用中国传统升C清乐羽调式,体现中西结合。歌词上片描写北国雪景,表现出祖国大好河山,下片由祖国大好河山到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中西结合的歌曲创作,全曲表现出恢弘的气势。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又出现了多段体结构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如《我住长江头》。

通过对比19世纪二三十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后两个时期的艺术歌曲的歌词,从文学角度来说,二者有继承也有发展变化。两个时期的艺术歌曲歌词共同特点是:都有对自然美景的描写,歌词静态的韵味含义,通过音乐的动静变化让它表现力更丰富,赋予形象性。意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是客观与主观相熔铸的产物,是根据艺术创作规律总结出来的实践成果。意境是歌诗创作的灵魂。然而两个时期的不同在于“19世纪2030年代,随着五四动的发展,旧体诗慢慢解体,以近代白话体新诗歌的兴起为土壤和环境,成为歌词创作的载体。但歌词中也会常用到中国历代优秀的诗词,如《阳关三叠》,就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西安》,而到了新中国成立后,艺术歌曲的歌词在继承白话体新诗歌的基础中,还发展出了形式更多样化的歌词。如:多段体结构的古诗词、自由新诗等。不仅在歌词的形式上有所发展,在题材体裁上也变得更加地丰富多样,而这些又与作词人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有密切的联系。以乔羽《思念》为例,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不知能作几多停留,我们已经分别的太久太久……”这首歌词充满浪漫情怀,浅显易懂,把人与人之间的微妙情感展露无遗。歌词的意境也更具有典型化的形象。另外,在歌词结构上,两个时期也有不同点。19世纪2030年代大部分的词曲结构一致的。如:萧友梅《问》。歌词最大特点是主题段落基本用叠词,共有四句,分为上下两片,脉络清晰,富有层次感。这首歌曲曲式结构为单二部,歌词结构在段落上的划分与旋律一致,结构规整。新中国成立后的艺术歌曲在继承前一时期词曲结构基本一致的基础上,还发展了更多词曲结构不一致的作品。如:江文也的《春野》。歌曲结构是带引子的单三部曲式,第一段重复上段歌词的最后一句,第二段歌词加入第一段部分歌词并作多次重复,最后一段的下段歌词后三句,作多次词组扩充。

现如今,艺术歌曲在中国发展地越来越繁荣。本文从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歌曲的题材体裁和歌词的结构和意境这几个方面就19世纪2030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后两个典型时期进行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粗浅的对比分析。艺术歌曲在歌词文学性方面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李曙明:《中国艺术歌曲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3月第1版,第4页、第116页。

[2]王大燕:《艺术歌曲概论》,余笃刚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2月第1版,第64-58页。

[3]【捷】欧根·希穆涅克:《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董文学译,第一版,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12月,第177页。

[4]刘晓龙:《论20世纪下半夜古体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载《艺术探索》,20128月,第26卷,第4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0247bf827d3240c8447efe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