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关怀案例

2023-02-17 06:21: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护理关怀案例》,欢迎阅读!
护理,关怀,案例

护理关怀案例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特鲁多医生墓志铭,

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让很多医护人员感触很深,即使作为初入护理之门的新人的我,见证了几次死亡,在一些重大疾病面前,人是多么脆弱。我们的治疗有时也是苍白无力无力的,看着病人深受病魔的折磨,家属担忧又渴切的眼神。我们应该做的不仅仅止步于解除机体上的痛苦,也应该在心理上给予救护。对于患者而言他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不适,精神上的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在我们治疗患者病痛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其精神层面的需求,去尊重患者,保护他们的隐私。我们也要去指导患者,一些缺乏医疗知识的患者,可能会出现错误判断病情危急程度,过分焦虑恐惧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与康复速度。另外一方面,一些患者可能对一些慢性病已经习以为常,即使是几乎已经危及生命的危险境地他们也无动于衷。使患者正确的认知到自己的病情,配合治疗,应当也是护理人文关怀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发看重关怀护理。21世纪,培养具有较高人文关怀品质的护理人才,已成为国内外护理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人文关怀(Humanistic caring)已经成为理学科的核心和精髓;人文关怀能力(Humanistic caring ability)是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执业能力,是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的重要保证。

护理界普遍认为关怀在护理层面上有三层含义。第一为照顾,即护理行为。护士要照顾患者,必须采取适当的护理活动来满足患者的需要;第二为关心和爱护,即对待患者的态度及情感支出;第三为小心谨慎, 即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一种责任心。护理工作中所体现的人文关怀是一种以人为本、关心人、尊重人的理念,维护患者的权利和尊严,重视生命的质量和价值,实现科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真正融合。

在几个月的临床工作中,遇到过许许多多的病人,他们大多心态平和配合我们的工作, 偶尔有比较偏激的患者也会在几日的护理工作后和善配合起来。而其中使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九十多岁的老奶奶,她由于心衰入院,因为高龄已经出现了老年痴呆的症状。偶尔会表现出一些幼稚的举动。家属我们的护理工作,但有时会对患者表现出不耐烦。在某日的护理工作中老奶奶多次剥下了身上的电极片,我数次来到床边为她重新贴好。在一次重新帖电极片的工作中,家属呵斥了老人,并拍打。我立刻阻止了这样的举动,并低声表示不要这么做。家属的这一拍让我印象深刻。老人的家属虽然在一开始表现出不耐烦,但其实是真心关爱老人的。我更愿意以正面的方式理解这个行为,家属认为老人多次剥去电极片影响了我们的工作,其实是以某种方式表示歉意。但我并没有认为老人影响了我的工作,这本身也是工作的


一环。在老人表现出幼稚举动时,我也会配合她的举动。我认为即便病人已经“异于常人”但她依旧以某种人格某种精神存在于此。应该要给予尊重,不能认为患者缺失知觉,或是无法抗议而随意自己的行为。

依照所学的关护概念,第一照顾,即护理行为,面对患者频繁的剥下心电监护的电极片,我们没有对患者产生不耐烦的心理一次又一次的重新为其戴上,无论她能否听懂,我们也一遍一遍的教育第二为关心和爱护,工作之余我会来到患者床边,进行一些交谈,询问其需要,一来是为了观察患者老年痴呆的表现,二则关照患者,满足其潜在的心理需要;第三为小心谨慎,即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一种责任心。即使患者本身可能没有正常的意识,我们也细心规范的完成操作,劝解家属的不良情绪,阻止一些不好的行为。对于一个缺乏自我认知的患者。我们尽可能的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我的性格本身适合于护理工作,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也常常会思考别人的感受,看到别人的行为,我会思考他们这样行动的心理动机。因而我更容易体谅患者,也更能感受到患者的需要。进过这次案例学习。我清楚的意识到我们职责的重大,我们会依照理论去评判自己做的是否到位,同时继续学习,去思考患者的需要,去体谅去理解。同时学习一些沟通技巧,让我们的护理工作更加顺利同时也提高对于患者的护理质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02cfd22ed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7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