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翻译赏析

2022-11-26 18:14: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歌鉴赏】“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韩愈,春雪,飞花,春色,赏析

【诗歌鉴赏】“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

雪》翻译赏析

【诗歌鉴赏】“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翻译赏析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译文]白雪疑春色比起太迟,等不了了,竟然纷纷扬扬,穿着一棵飞花,自己装点出来了一派春色。

[出自]韩愈《晚春二首》(其一) 新年都未芳华,二月初四散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注解:

芳华:芬芳的鲜花。 初:刚刚。

庭树:花园里的树木。 故:急于 译文:

新年已经走进,然而却还没看见芬芳的鲜花,直至二月里,才惊艳地辨认出草儿萌生了绿芽。白雪似乎耐不住这春天的姗姗来迟,竟纷纷扬扬,在庭前的树木间飞舞一片飞花。 赏析:

前人系则此诗于元和十年(815),当时韩愈在朝任史馆编修,言制诰。诗写下长安春雪,特有一番柔和深微的审美意趣。既为咏雪,又须点出春字,故先从春天的体会下笔。对北方人来说,新年并无芳华就是正常的,但至过岭南的韩愈却真的北方春来晚,直至二月才存有草芽短出,然而白雪却不敢就此离开,它还要穿庭落下树地和春天耍个趣。诗人先进经验岑参《白雪歌》之意,拟将雪为花,又进一步拟将雪为人,说道雪都疑春天比起太迟了,因而必须为人们装点出来一些春花春意。诗中洋溢着一种北方人在冬去春来时节的喜悦之情,这大概就是岭南人所难以体会至的。此诗当与八年后所作《早春呈圆形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参读。 这首《春雪》,构思新巧。


“新年都未芳华,二月初四散草芽。”新年即为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就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新年都还没芬芳的鲜花,就使在长路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急切。一个“都”字,流露出这种迫切的心情。第二句“二月初四散草芽”,说道二月亦并无花掉,但话从侧面来说的,感情就不是单纯的叹息、惋惜。“怒”字最数值玩味。它写下了诗人在急切的期盼中终于看见“春色”的原始社会的惊艳神情。此外,“怒”字状出来彻底摆脱冬寒后新奇、吃惊、惊讶的体会。着一“初”字,所含春来过晚、花掉上开太迟的惋惜、遗憾和反感的情绪。韩愈在《早春呈圆形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曾写到:“草色遥看将近却并无”、“最就是一年春好处”,诗人对“草芽”似乎特别多情,也就是因为他从草芽看见了春的消息吧。从章法来看,前句“未芳华”,一复;后句“初识草芽”,一扬,跌宕起伏存有并致,波澜起伏。

三、四两句表面上是说有雪而无花,实际感情却是: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从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百花盛开)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诗人对春雪飞花主要不是惆怅、遗憾,而是充满了欣喜。一个盼望着春天的诗人,如果自然界还没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来。这就是三、四两句的妙处,它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可谓神来之笔。“却嫌”、“故穿”,把春雪刻画得多么美好而有灵性。诗的构思甚奇。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来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原因,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才“故穿庭树”纷飞而来。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却增加了诗的意趣。“作飞花”三字,翻静态为动态,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喧闹,一翻再翻,令读者目不暇接。

头两句写下的就是新年已过,却见到没芬芳的鲜花的影子。早春二月,人们回家回去惊讶地辨认出地上已短出来了一点草芽。渡过长路寒冬的人们期盼早些看见春色,“都”正整体表现出来人们盼春之切与毫不见到春之音讯的怨怅。“怒”字流露出看见春天即将来临时的喜悦之情。白雪似乎耐不住这春天的姗姗来迟,竟纷纷扬扬,在庭前的树木间飞舞一片飞花。

白雪先是被拟人了,人性化了,又当作飞花,拟物。构思巧妙。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03f7690b2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6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