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里的文化自信

2022-12-16 17:19: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宋词里的文化自信》,欢迎阅读!
宋词,唐诗,自信,文化

唐诗宋词里的文化自信

诗词不仅表达心情,也代表精神信仰。才子佳人将那些生活中极为细小的事情描绘的细腻而生动,他们或寓情于景、或咏物言志、或即事感怀诗、或怀古咏史,表达的或粗狂、或婉约、或凄美、或甜蜜,这让诗词变得更为特别,也更能打动我们,引起我们情感上的共鸣,这就是文化底蕴也是文化自信。

他们寓情于景,把自己的感情抒发到景物里,用客观的自然景物,溶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对乱世别离的悲凉情景,花也为之落泪,鸟也为之惊心。杜甫触景生情,移情于物,含蕴丰富。

他们咏物言志,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前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后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郑板桥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也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在此,我却想用来形容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沉淀的文化,他像遗世而独立的诗人,站在风口浪尖,任风吹浪打依旧挺直了脊梁,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他们即事感怀诗、他们怀古咏史,不管他们用何种事物抒发何种心情,都是在诉说祖国河山大好、各族人民在民族精神的感召


下,团结一致,自强不息,英勇斗争,使中华民族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古人用诗词表达心情,多年以后,总会有那么多的感同身受出现,这就是文化的灵魂和力量,所以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04bc5eec2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3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