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古代诗歌

2022-04-18 14:17: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文学常识古代诗歌》,欢迎阅读!
文学常识,诗歌,古代



文学常识-----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先秦部分:

诗歌的源头是歌谣。

1.《诗经》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计305篇,故称“诗三百”,汉代以后被儒家尊为经典,也称“诗经”

2.《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最早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源头。 3.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有15国风,大雅、小雅,“周颂、鲁颂、商颂”其中《诗经》的精华在于15国风。

4.《诗经》的表现手法可以归纳为“赋、比、兴”,其中“赋”是铺叙陈述,“比”是比喻,“兴”是起兴。

诗歌的另一源头是《楚辞》 5.《楚辞》是战国后期南方的诸侯楚国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它的奠基人和代表作家是屈原。

6.屈原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影响最为深远的爱国诗人,其主要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

7.《楚辞》所代表的是完全不同于《诗经》的别样的诗歌美学风格,它以波涛汹涌的情感、奇幻瑰丽的想象、铺陈华美的语言,表现出极强的浪漫色彩和艺术感染力,成为中国诗歌发展的又一重要源头。

两汉:

8.汉代诗歌最大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汉乐府和汉末文人诗《古诗十九首》

9.乐府本为汉代的音乐机构,自汉武帝开始,汉乐府的主要职责是采集民歌加以整理,配乐演唱,后来人们便把乐府所采集和演唱的歌谣叫做“乐府诗”或“乐府歌词”

10.汉乐府诗语言朴素,句式多样,以五言为主,韵律优美,表情达意更为丰富。 11.随着汉乐府的流行,文人开始仿做五言诗,到了汉末呈现出五言诗大兴的局面。

12.《古诗十九首》代表了五言诗当时最高的成就,后人把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其主要内容为表现夫妇、朋友间的离情别思,士人宦游失意之感,有的作品还流露出人生短促,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

魏晋南北朝时期

13.建安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也是文人五言诗创作的繁荣时期。创作成就最大的是曹操、曹丕和曹植父子和王粲、刘桢、徐干、陈琳、阮瑀等建安七子。(上述七人为“建安七子”,其中曹植的成就最大。

14.建安文学之后出现的是正始文学,其代表人物是阮籍、嵇康。

15.西晋时期,文人诗歌创作进入低谷,唯有左思成就颇高,他的《咏史》名为“咏史”,实为“咏怀”,对后世的咏史诗影响极大。

16.到了东晋,刘宋两代,诗歌的代表作家是陶渊明、谢灵运。

17.陶渊明的诗歌按照内容可以分为田园诗和咏怀诗,田园诗是他的独创,为诗歌创作开创了一个新天地,被后人称为“隐逸诗人”或“田园诗人”,后代的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等人都是受到他的影响。代表作有《归园田居》和》《桃花源诗》

18.东晋的另一位伟大的诗人是谢灵运,他是中国诗歌史上大力描写山水的第一人,开创了山水诗派,直接引领了谢眺、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诗创作。

19.南北朝时期,诗歌创作的另一大成就是民歌的新发展, 其中南方民歌的代表作有《西洲曲》《子夜歌》《读曲歌》。北方民歌的代表作是《木兰辞》,它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



1




就。

20.谢眺和鲍照是南北朝刘宋时期成就最高的两个诗人,其中,鲍照的诗歌主要表现建功立业的抱负和对当时门阀制度的不满,诗风俊逸豪放,矫健凌厉,他开创了七言歌行,在诗体发展上有重大贡献,而谢眺则是永明体的代表作家。

21.南朝后期,诗风萎靡,充满脂粉气,萧纲等人的“宫体诗”盛行,当时还有以诗人庾信和徐陵为代表的“徐庾体”诗歌。

唐宋两代: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期。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诗歌大花园中最为灿烂的两朵奇葩。

唐宋两代:

22.唐诗的发展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阶段

初唐四杰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一改南朝宫体诗萎靡的文风,扩大了诗歌的题材和风格。初唐四杰和陈子昂代表了初唐诗歌的最大成就。

盛唐最为杰出的代表诗人是李白和杜甫,他们分别代表了盛唐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最大成就。其中李白的诗歌想象丰富,意象奇特,他的乐府诗取材广泛,明代胡应麟认为唐代五七言绝句,以李白为最。杜甫的诗歌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过程,描绘出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悲哀,被称为“诗史”。他的五言诗沉郁顿挫,他的七言诗被认为是律诗之最,他是中国诗歌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为深远的诗人。

盛唐诗歌还有两大诗歌群体:一是以孟浩然、王维、常建、储光羲等人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一是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人。

中唐诗风走向多元,其中韩愈、孟郊的诗歌形式独特,意象壮伟诡怪,元稹和白居易的诗歌平易,刘禹锡的怀古诗和政治讽刺诗、李贺的诗歌都各有特色,各占一席之地。

晚唐诗坛以李商隐、杜牧、温庭筠为代表。他们的诗歌感慨盛世不再,诗中充满迟暮黄昏的情调,预示着一个诗歌创作的伟大时代的结束。其中,李商隐的诗歌学习杜甫、韩愈擅长律绝,他的《无题》等爱情诗,内蕴深刻的世情和人生感慨,典雅华丽,哀怨缠渺,堪称是苑奇葩。杜牧的诗以七绝最为有名,其咏史诗议论政治得失,讽刺帝王荒淫,豪健跌宕。温庭筠更有“绮才绝骨”之称。

23. 在唐诗的高峰之后,宋人开启了好议论,重理趣,以文为诗,追求平淡的诗歌发展方向。

苏轼是北宋诗坛最有成就的诗人,他的诗充满谐趣,饶有禅理,比喻丰富新颖。 黄庭坚的诗歌体现了宋诗重筋骨思想的特色,他和陈师道等人开创了江西诗派。

杨万里、陆游是南宋诗人的优秀代表,杨万里的诗写景精工,有机趣,被称为“诚斋体”陆游的诗则于平易晓畅中呈现出一股恢弘之气,诗歌数量最多,是南宋诗坛当之无愧的盟主。 宋词:中晚唐以后宋代诗坛最值得注意的是词的发展和兴盛。

“词”原名“曲子词”,就是“歌词”的意思,它起源于隋代。

词和诗歌的区别是:词有词调,同一词调又有不同的格律;词可以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

词在唐代开始发展,中唐时期的张志和、韦应物、王建、白居易、刘禹锡等人都写过一些成功的作品。晚唐五代,文人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温庭筠、韦庄等人为首的“花间派,其词藻丽浓艳,细美婉约,风格独特。南唐是五代时期词坛的另一个创作中心,代表作家有冯延巳、李璟、李煜等人。

北宋前期,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的诗人上承五代余绪,主要表现士大夫流连光景,感伤节序的闲愁淡绪,其词以小令为主,柳永、苏轼则把宋词推上一个新的高度,柳永的词在乐调形式上开风气之先,把赋的铺陈手法引入慢词,扩大了词的容量,苏轼则打破了“词为艳科”传统,题材广泛,扩大了词的题材和主题范围,他还“以诗为词”,冲破了词的音律束缚,对词体的发展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苏轼之后,著名的诗人周邦彦妙解声律,善于创调,具有很高声望。女词人李清照则善



2




于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景物对象加以融合,含蓄婉约,意境深远,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宋室南渡以后,民族矛盾尖锐,产生了张元干、张孝祥、陆游、陈亮、辛弃疾等一大批爱国词人,其中辛弃疾的成就最高,他的词的数量最多,以文为词,善于用典。

姜夔精研乐理,词风清空幽冷,自成一家,在南宋词坛上的影响也很深远。

元明清:

24. 和宋代一样,元代也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小令。小令也叫“叶儿”,是元散曲的一种,即单只的曲子。小令的发展,前期作家主要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等,后期的代表作家主要有张可久、乔吉、睢景臣等。

25:元明清时期,诗歌虽然继续发展,但是创新和拓展之处较少。

元代诗坛,古体诗宗汉魏两晋,近体诗宗唐,只有杨维桢尚能开宗立派,他的诗以乐府诗和竹枝词著名,有些诗既有藻词丽句,又奇特险怪,人称“铁崖体”

明代诗歌稍有起色,规模有所扩大,明代初期的高启诗才最高,风格豪迈。以李梦阳为首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龙为首的“后七子”虽然都有自己的诗歌理论,但成就不高。

明末清初,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号为“江左三大家”,康熙年间,王士祯、朱彝尊、赵执信等号称“国朝六家”,乾隆年间,名家迭起,沈德潜的“格调说”,袁枚的“性灵说”,翁方纲的“肌理说”都各领风骚。

在清代,诗人龚自珍最具忧患意识和哲理色彩,他的诗大歌大哭,风格瑰丽奇肆。戊戌变法前后,黄遵宪、丘逢甲、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提出了“诗界革命”的响亮口号。

清代的词素有“中兴”之誉,出现了陈维崧、朱彝尊、纳兰性德组成的“清初三大家”其中陈维崧的词仿效苏轼和辛弃疾,开创了“阳羡词派”;朱彝尊则推崇南宋词人姜夔、张炎,是“浙西派”的宗师;纳兰性德崇尚李煜,以清新自然的小令见长。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053882dd15abe23492f4dc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