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抑郁症成因与预防研究

2023-05-23 05:24: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生抑郁症成因与预防研究》,欢迎阅读!
成因,抑郁症,预防,大学生,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学生抑郁症成因与预防研究

作者:张凯 马小杰

来源:《大经贸·创业圈》2020年第05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抑郁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这与诸多因素相关,是需要密切关注的一个问题。当前,大学生抑郁症发病需要引起学生个人、家庭和学校以及社会的共同关注,了解大学生抑郁症的具体成因,积极帮助大学生解决抑郁症带来的困扰。对此,通过普及抑郁症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建立校园心理咨询和辅导中心,来预防大学生抑郁症的发生。

【关键词】 大学生 抑郁症 障碍 信号 一、抑郁症概述

(一)抑郁症定义。抑郁症涉及精神病学和变态心理学领域。从广义上讲,它是一种心理障碍,统称为情绪障碍;从狭义上讲,它是指重性抑郁症。它涉及个人認知、意志情况、情绪控制和身体素质,主要症状是三个低下”——情绪低落、思维缓慢和语言动作减少与迟缓。 (二)抑郁症分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大学生的抑郁症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例如,根据应激源可分为内源性抑郁症与外源性抑郁症;从临床症状来看,抑郁症可分为单相、双相和伴有身体疾病的抑郁症。不管分类方法如何,症状的程度都会有所不同。

轻度抑郁一般不会影响正常学习与生活,持续时间较短,无需药物即可通过自我调节缓解症状。如有必要,需进行心理咨询。

中度抑郁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症状会持续很长时间,并且很难从自我调节中恢复。但是没有自杀倾向,需要药物治疗,最好能办理住院接受规范治疗。

重度抑郁症的患者的社会功能严重受损,自杀倾向较为严重。他们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和专业监督下使用药物,应尽快住院以避免发生严重后果。 二、大学生抑郁症的成因分析

无论是从临床观察、流行病学还是从心理治疗上来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大学生抑郁症的发生通常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和多渠道相互作用的现象。就发病的主体而言,病因分为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

(一)个人因素。1.遗传变异。对来自遗传学的弱基因的研究倾向于认为抑郁症是由弱基因的表达引起的。基于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理论,例如血清素基因的运输和源自大脑的多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性,人们认为与抑郁症相关的遗传基因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这些易感抑郁的基因被分为血清素信号、多巴胺信号、血管相关和负责神经系统营养因子的信号传导途径。基因突变、单核苷酸多态性都已被证实与抑郁症的发病存在关联,但发挥作用的机制仍不清楚。遗传研究的传承研究表明,与血清素有关的多种基因可影响相关脑区域的结构和功能,从基因——大脑——行为模式开始揭示抑郁症的基本生物学基础并不是根源。2.生理缺陷。嗅觉的抑制与鼻腔通道的结构、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密切相关,嗅觉功能缺陷先天性或后天性嗅觉障碍会导致抑郁。例如,患有慢性鼻窦炎的患者具有正常的嗅觉,但更容易患上抑郁症。过度肥胖仍被认为与抑郁症有关,尽管病理机制很复杂但是它也受到诸如氧化应激和自主神经系统疾病等因素的影响,但是两者都相互影响,甚至互为因果。3.人格特质。关于人格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的理论假设。例如,使用敏感性、发病机制、并发症和连续性体这四类关系模型来描述人格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无论通过谱系原因、病理形成同抑郁发作之间寻找相关性与因果性,还是在人格特质的动态发展趋势上找联接,抑郁症发病都与人格特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大学生的个人特征、应对方式、身心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冲突和疾病都会影响应激反应能力,进而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二)环境因素。根据生态学理论,个体成长过程的背景和家庭成长环境将对个体的发展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无论是塑造性格还是留下成长痕迹,当然会存在抽样的局限性。在成长过程中获得的社会支持系统的丰富性、家庭氛围以及家教方式,这些都会影响大学生的抑郁感。对于自然环境触发患有潜在疾病的人抑郁症病发之间存在的关系还有待研究。 三、大学生抑郁症的预防对策

(一)普及抑郁症知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提高学生对抑郁症的认识,以确保他们能正确地理解抑郁症,了解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正确客观地认识到抑郁症的危害。要清楚地了解导致抑郁症介入的环境因素在抑郁症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已经有抑郁症状的学生,心理教师应告知其他老师和学生应该正确对待学生,并且不应做出错误的评估和判断,以免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

(二)培养和建立良好心态。学校要大力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乐观的心态。转移法可以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抑郁症以外的事物上,通过控制抑郁症可以缓解抑郁症的发生;积极引导学生与同学、老师们沟通,通过交谈以减轻他们的内在压力;引导学生参加他们感兴趣的校园活动,并向所有人展示他们的特长。

(三)建立校园心理咨询和辅导中心。如果大学校园内的心理咨询专业性不强,那么向老师倾诉痛苦和沮丧后,大学生无法获得专业有效的救济建议,这导致学生认为没有人能够拯救自己,没有药治愈的想法会进一步加深了抑郁症的程度。学校应加强对心理咨询师的培训,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及时纠正和治疗轻度心理障碍和抑郁症学生。此外,辅导员还应密切注意班上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与学生沟通,发现异常现象时及时帮助学生缓解压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 魏熙.大学生抑郁症的原因及治疗概况[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07):1049-1051.

[2] 刘云美,邓宇,周丹.大学生抑郁症的成因、干预及预防探究[J].昭通学院学报,20194102):112-116.

[3] 董娜.高校大学生抑郁症影响因素和预防途径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4):193.

[4] 居身傲男,张广清,万雪良,隋础阳,朱月悦.大学生抑郁症的发生及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06):27-28.

作者简介:张凯(1993),男,汉族,山西晋中,硕士在读,单位: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专业,研究方向:政府经济学;

马小杰(1996-),女,汉族,云南昆明,硕士在读,单位: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社会学专业,研究方向:社会政策研究与管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09f1d5152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e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