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2022-04-16 02:29: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欢迎阅读!
对大,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高等院校是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研究学问、追求真理、创造思想、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教育引导大学生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

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当今大学生努力在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的背景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引导下,在渐渐地形成自身价值观,世界观的时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形成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这也是社会所需要的引导方向。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起到一个定向引导的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容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这无论对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还是对于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就会迷失方向。 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体系只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形成的关键时期。建立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总体看来,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在政治观上积极与消极并存,积极是主流。他们是有社会责任感的群体,他们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最高价值理念,认为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才能体现人生价值,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操守为当今大学生们的基本选择。然而,我国现实社会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成分、分配形式、组织形式和社会生活就业方式等都呈现多样化趋势。这种多样化的社会存在必然产生多样化的利益主体和价值取向。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西方国家的一些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这种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多样的国内环境条件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必然多样化。现代社会,互联网的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即时性的特点迎合了大学生崇尚民主、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快节奏的学习生活和沉重的生存和社会压力下,他们很容易从现实逃入虚拟的网络,从网络社会中寻求身心的愉悦和精神的慰藉,从而产生网络依赖、网络成瘾等。目前有部分大学生沉迷网络,荒废学业与工作,状况十分令人担忧。而网络内容由于缺乏规范性,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尤其是一些反动迷信、黄色网站网页的不健康内容与网络欺诈事件,容易使缺乏分辨和判断能力的大学生误入歧途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要有效地整合当代大学生的多样化价值取向,就必须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多样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从而使其达到既改正思想倾向的错误,又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目的。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历史使命,


要求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大学生。引导大学生树立核心价值体系从长远来说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因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目标的激励、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推动、“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在规置,将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内化为具体的,从而既可以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又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怎样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奋斗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决抵制和反对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青年学生头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适应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探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手段和新机制,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效果。

2紧紧抓住大学生实现理想的切入点,引导大学生树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相协调的个人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其本质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青年学生特别是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积极进取, 有理想、有抱负、有热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但应该看到,受现实的影响,在理想问题上他们又存在一定的迷惘,并且不少人有较为明显的实用性和功利化倾向。为此,要引导他们将自己个人理想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使他们自觉为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努力奋斗,就必须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大学生凝聚起来;就必须教育他们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让他们认识到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必须坚定他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在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应注意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要紧紧抓住现实与共同理想相协调这个实现个人理想的切入点,使大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要使他们明白:只有这样,个人理想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人生才更有意义和价值。

3、坚持用民族精神激励大学生。

是否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既是中华民族赖以存在、发展的情感纽带与精神支柱,也是维护国家团结统一、鼓舞人们奋发进取的精神旗帜。中国近百年来之所以能经受住帝国主义列强给我们带来的各种灾难,克服重重困难建立新中国,并取得举世瞩目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成就,始终坚持源远流长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重要原因之一。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并把它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只有不断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其爱国意识、团结意识和发展意识,才能使他们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加强民族精神教育既要积极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引导大学生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汲取丰富的养分,又要深入进行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教育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热爱祖国与热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


4、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拓展大学生的思维。

改革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发展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的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明显,正是因为我们坚持改革创新的精神,才使中国在短短三十年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历史发展的实践证明,创新的希望在青年。大学生作为未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是朝气蓬勃、思维敏捷,且最富创新活力和开拓精神的群体。因此必须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进取精神、开拓勇气和创新能力。我们要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拓展大学生的思维, 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批涌现。既要鼓励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又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为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动力。值得注意的是,培养创新精神必须考虑个体差异,高校应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促进不同个体创新精神的发展。

5、增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它既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是现阶段关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最全面系统和最准确通俗的表述。大学生整体道德水准在全社会范围处于较高层面,但他们在道德判断和行为方面仍存在着不少矛盾和困惑,有的甚至出现道德失范的情况。因此,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强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要把荣辱观教育与日常工作生活结合起来。要加强行为教育并通过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师生座谈会、演讲、辩论赛、理论研讨会、科技节、文艺汇演、升旗仪式、主题小品大赛、专题讲座、帮困结对等活动,来贯穿融会荣辱观和价值观教育要鼓励学生多参加志愿服务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为社会、他人服务过程中外化社会的价值要求,实现知与行的统一。其次, 要把荣辱观教育与健全机制结合起来。要建立约束机制和奖励机制,特别要加强道德法制化建设。道德法制化是促使道德软约束硬化的机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道德建设引向深入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要完善各类奖励措施,对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及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予以重点宣传,大力表彰,以对全体社会成员起到激励作用。无论惩罚或奖励措施都要努力形成长效机制,使大学生真正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进一步外化为自觉的行动。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2

冯涛 300920821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0a25a84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b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