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古鉴湖

2022-10-01 20:13: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品读古鉴湖》,欢迎阅读!
鉴湖,品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品读古鉴湖

作者:刘孟达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17

蠡城有山,又有湖。山是稽山,湖是鉴湖。坐在湖畔看稽山,重峦叠嶂,葱郁青翠,在云天间起伏,山虽不高,却使这江南名城的地平线变得跟湖岸一样柔曼曲折。站在稽山看鉴湖,湖岸逶迤,波光粼粼,澄澈如镜,湖水倒映着蓝天白云。湖上桥堤随设,渔舟时现,青山隐隐,绿水迢迢。入夜,霓虹闪烁,灯火绕堤,更是如梦如诗。在那里,热闹与沉静交织,历史与现代相汇。

鉴湖是一阙悲歌。它承载着太多的风雨和苦楚,经过了多少岁月的踩踏,才有那眼下的千顷碧波。史载,东汉会稽郡太守马臻(88141),陕西兴平人,是一位地道的南下干部泽被后世的煌煌政绩,如梦魇般的悲剧命运,让这位鉴湖之父在绍兴乃至中国水利史上,名垂青史。想当年,筑堤潴水势必会淹没会稽山南麓的一些良田和民宅。地方豪强便以此为借口,横加阻挠。马太守力排众议,义无反顾。140年,一个秋高气爽的早晨,马太守振臂一呼,毅然发动当地老百姓拦堤挖湖。历尽千难万险,次年冬,约二百零六平方公里(相当于现在三十多个杭州西湖那么大)的鉴湖终于建成,可灌溉农田近万顷。正当越地百姓沉浸在喜悦中时,罪恶的黑手却在悄悄地向马太守伸来。安置者的骚动(难舍故土情结),拆迁者的愤懑(靠救济粮湖口),加上鉴湖刚建成,效益也不尽如人意。正因为修筑鉴湖,除了损失大片田畴沃土、家园房屋以外,还淹没了当地人的祖坟。于是,官宦豪强们准备密谋告马太守的,他们罗织了很多罪名:擅自动用国库银粮、毁坏田庐墓冢、溺死百姓等。可是,官宦豪强人数太少,又不敢签上真名实姓。怎么办?有个姓贺的狗头军师竟然想出了一个令人发指的歪点子:搬来家谱,填上千余名死人的名字。昏聩的朝廷接到千余人签名的状纸,不问青红皂白,立即下诏将马太守撤职查办。不久,当政者不容马臻申辩,就下令将他在京师洛阳处以极刑。越中百姓愤愤不平,感念马臻的惠泽,冒着生命危险把他的遗骸运回。万人哭祭,立祠祭祀,礼葬于郡城偏门外鉴湖之畔。我想,这位泽被后世的马太守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因拆迁问题而被冤杀的官员第一人。

鉴湖是一坛美酒。人在镜中,舟行画里的鉴湖,成就了绍兴鱼米之乡美誉;汲取门前鉴湖水,酿得绍酒万里香,鉴湖也圆了绍兴中国酒文化名城之梦。在绍兴人的眼里,如果说晶莹剔透的糯米是酒之骨,那么,得天独厚的鉴湖水,就是酒之血春夜里又闻酒香悠悠,月光下又见乌篷起橹,一曲由余秋雨、徐沛东、毛阿敏联合打造的《找回鉴湖》,唱出了鉴湖水的独特使命。据科学考证,鉴湖水质清澈,柔软,是酿制著名的绍兴酒的独特原料。她富含从会稽山带来的各种微量元素,尤其是Mo(钼)、Sr(锶)等,可作酶的组成元素在酒的生化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使绍兴酒色如琥珀,透明澄澈,馥郁醇香,驰名中外。难怪乡里坊间的老绍兴将鉴湖水称之为天成人功福水。绍兴酒在文献里早有记载。越王勾践在攻打吴国出征前,用美酒犒赏将士,留下了投醪河一壶解遣三军醉的千古美谈。南朝梁元帝萧绎的《金楼子》载:箩中有银瓮一枚,贮山阴甜酒。宋孙因在《越问》赋中说:淘镜流之香洁兮,贮秘色之新瓮。这里的镜流即绍兴酒,秘色新瓮即上虞的越窑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0a2d125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2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