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财务会计的精细化管理

2023-02-22 12:48: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企业财务会计的精细化管理》,欢迎阅读!
精细化,财务会计,管理,企业

浅谈企业财务会计的精细化管理

作者:张一弓

来源:《财会学习》 2018年第22



摘要: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来说,财务的精细化管理是保证财务计划高效实施,且账目、资金明确的主要方式。在现如今企业的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只有指定科学的管理制度,采用合理的管理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效率,促进企业的高效稳定发展。本文作者主要从企业财务会计的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问题;措施;探究

我国多数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存在着管理不科学的现象,究其根源,主要与企业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管理方式仍然以粗放为主,各项规章制度的不健全和不完善严重地阻碍了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久而久之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财务问题,导致资金断裂以及账面混乱的问题。财务会计的精细化管理就是为了预防这种现象的出现,保证企业财务工作高效有序。

一、相关概念分析

( ) 财务管理

所谓的财务管理,就是指企业对资金的运用过程进行计划、监督和控制,这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企业对财务管理的每一个阶段都应该加强重视。资金的筹集与分配是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企业的经济活动也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构成部分。财务管理的实质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全面管理工作,贯穿在企业发展的始终。财务管理的质量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发展的高效与否,可谓是企业的生命线。

( ) 财务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20 世纪中期财务精细化管理模式才被逐渐应用到各大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当中。精细化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得这项工作在企业财务管理的改革环节中都得到应用。精细化管理是一种观念化的概念,也就是说,这种管理方式与企业传统的粗放管理方式是相互对立的。在从财务管理工作当中,只有积极地贯彻和落实这种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才能让企业的管理方式细化,让管理方式更加集约。

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问题分析

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企业的运行机制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资金来源的分配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企业收入的来源于支出的途径也在不断增加。财务管理制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这一系列变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阻碍了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 ) 财务管理法制观念不够

很多企业的领导由于本身的风险意识淡薄,很多相关的法律制度都没有落到实处。领导人员很多时候都按照自身的意愿来做决定,很少去考虑已有的规章制度以及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收支途径。在一些财务活动当中,领导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还会造成肆意隐瞒收支账目、偷税或者是逃税的现象。这些都是影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正常进行的主要因素。




( ) 财务管理基础工作不完善

一些企业的财务管理基础工作不健全使得具体的管理职责不清楚、不明确,会计人员的岗位、工作的岗位都存在着职责不清的问题。包括记账人员、保管人员或者是经办人员等等,几乎没有明确的分离和制约,而是职责和责任划分不明。这样一来就会出现在一个企业当中,出纳可以做复核的工作,采购人员可以做保管人员的工作。还有一些企业并没有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很大程度上都是照搬照抄其他相似企业的发展模式,在具体的指导和监督过程中没有制度的约束,很多规定和制度都形同虚设。制度的不合理,岗位的不科学是导致职务犯罪等行为发生的重要原因。

( ) 财务人员素质较低

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性与否和财务人员的素质有直接的关系。财务人员都需要经过严格且专业的正规财务培训,获得相关的证书才能够从事财务管理岗位。但是,从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具体情况看,其财务知识量较少,而且一些先进的操作技术相对较差。甚至有些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就是办公室的文员,既没有经过专门的财务知识培训,也没有相关的证书,还有一部分是通过各种不当关系进入到当前岗位。这是财务核算工作出现混乱的直接原因,也是一种违法行为。

( ) 会计信息失真

有些企业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财务的账目很容易受到人员因素的影响,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随意性。而且财务报表的不真实性极为常见。众所周知,财务报表是最能够体现企业收支情况和经营状况的工具。一些财务会计受到眼前利益的诱惑,有意篡改财务报表,使得账目不实,盈亏失真。长期以来企业在资金的运作方面就会出现较大的困难,但却无法找到直接的原因。

( ) 监督、考核力度有待加强

一些大中型企业的经济活动缺乏控制,体现出体外循环的模式,而且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严重缺乏控制力度,相应的监督工作不到位,考核方式不科学,这些因素使得企业无法直接了解投资状况和资金的收支情况。因此,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很难得到保证。

三、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分析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既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又可以充分利用管理资源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财务管理工作中应用精细化管理就是将实际的财务工作更加透明化、具体化、细致化,每一笔资金的分配都要做到精准。具体来说,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 )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通过目前我国财经法的相关规定,会计内部制度的制定应该以《会计法》等法律法规为基础,不断加强和完善会计核算制度及相关的资产管理制度,财务会计工作的执行力度要进一步加强。同时注重对会计人员的核算工作。财务人员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不断提升,这样才能在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另外,企业内部也需要通过自检和互检的方式来建立长效机制。

( ) 细化项目支出预算


在各大企业当中,预算松弛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同时也是影响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财务预算的领导者和执行者往往会利用一些参与权利来放松预算的标准。预算管理本身的粗放形式不利于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落实。预算工作长期的随意性会渗透到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项目当中。因此,在进行预算调整的过程中,要对范围、程序以及权限等方面做好精细化规定,从制度上来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个人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保证预算工作在相对透明的环境当中高效进行。

( ) 加强成本管理

做好成本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在实际的工作中,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工作原则要以成本、效益为主。精细化管理虽然可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自身的执行成本也是较为重要的支出形式。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管理人员要更加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不能违反成本、效益的经营原则。

( ) 加强资金审计工作力度

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就是资金的审计工作。企业资金的运行状况健康与否直接取决于资金的数据信息审计。企业管理人员要通过资金的审计和监督来了解企业的运行状况,进而根据已有的情况来调节自身的经济决策。同时,资金的审计监督制度还是帮助企业规避风险的重要工作。企业资金的收支还与商业银行的缴款单有关,企业资产以及存货的账目复核要做到日清日结。精细管理工作人员要充分发挥资金审计工作的作用,提升资金审计工作的职能,进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总结

总而言之,企业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实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企业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工作中虽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经过不断摸索和实践,必然能够积累经验,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财

参考文献:

[1] 周清,龙永保. 私营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企业,201505.

[2] 梁雪姣. 浅论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运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18.

[3] 陈国清. 规范私营企业会计核算的探讨[J]. 经济师,201511.

[4] 孔祥银. 浅析小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07.

[5] 郝宗涛. 浅议新会计准则对外贸企业会计核算的几点影响[J]. 现代商业,201530.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0bfbc2e26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8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