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

2023-02-24 22:25: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欢迎阅读!
原理,主义,基本,科学,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概括为:两大理论基石、两个必然、两种方案、三个阶段、一个科学预测。可以形象地总结为22231模式。

两大理论基石也是两大发现。第一个发现和理论基石是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的发现.标志着唯物主义的最后完成。它揭示了由生产力发展而引起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使人们明白了社会发展的动因,是由生产力发展引起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这就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第二个发现和理论基石是剩余价值学说。为了彻底批判资本主义。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去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进而发现了剩余价值学说。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对抗性和历史局限性。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一定要被进步生产方式所代替的客观趋势。

。两个必然指: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生发展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资产阶级的必然灭亡和无产阶级的必然胜利。。两个必然的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整个科学社会主义都是围绕这个核心来展开。两个必然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两种方案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实现科学社会主义

的两个途径。马克思、恩格斯曾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西欧北美那些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发生.恩格斯甚至指出英、美、法、德四国可能首先和同时向社会主义过渡。但马克思、恩格斯他们从来没有把自己的理论看作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束缚自己的手脚。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通过和俄国革命家查苏利奇等的频繁通信往来,特别是对俄国等东方国家的了解与思考.他们逐渐把视线从西方移向东方,指出革命运动方兴未艾的俄国等东方国家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东方社会理论。这是不同于前一种方案的另一种方案。事实上,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进程表明,马克思、恩格斯的第一种方案未能实现,而是第二种方案得到了巨大的实现。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革命转变时期即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起点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终点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二是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三是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列宁称之为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程和阶段的理论中,还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专政以及各个阶段的特点和任务等内容的论述。

一个科学预测指: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对未来科学社会主义社会特征作了科学预测: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物质前提;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消费资料实行

按劳分配原则;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用产品经济代替商品经济;在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基础上国家开始消亡;社会成员将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

不论是科学真理的发现,还是社会实践规律的总结,都需要一个逐渐发展完善的过程。真理既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即使在马克思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之初,也是一个逐渐创新与完善的过程。马克思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科学社会主义阶段。二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形成阶段。这一期间,马克思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但他还没有彻底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哲学分离开来.也没有很好清理掉费尔巴哈的影响。三是科学社会主义确立时期。唯物主义历史观和政治经济学的诞生才使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逐渐完善起来。马克思早期的有些用语和整个语句是不妥当的,至是有错误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最初确立,是一个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科学社会主义从诞生之日起,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总是根据时代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重新解读、认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赋予科学社会主义新的内涵、新的内容、新的形式。

列宁对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创新首先表现为修订了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实现方案。提出一国胜利论。列宁在1915年所写的《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和资本主义体系的薄弱环节出发,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将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正是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取得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先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论述到。列宁对此进行了开创性探索和构想,取得初步的可喜

成果:新经济政策、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与计划。这个理论与计划主要包括:发展社会主义大工业、进行农业合作化、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执政党建设、开展文化革命。列宁之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发展模式变为:2223ll模式。后一个l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后的建设理论。

毛泽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在继承中作出了重要创新,其中体现在: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关于中国革命道路问题、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民主主义的理论事实上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三个阶段理论的形式修订与内涵增加。但是。毛泽东在晚年。由于指导思想上出现的错误。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没有能系统地在整体上梳理思想,一些较好思想也没有得到切实贯彻。社会主义建设又发生较大曲折和严重失误。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课题,在毛泽东那里没有得到解决。对这个重大课题进行探索的历史重任,落到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身上。

邓小平既强调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能丢。又强调要讲新话,要研究、回答和解决新问题。在探索中。他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和主线,初步解决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功地探索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飞跃。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重大创新就是对列宁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进行完善与提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0d196e60740be1e640e9ab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