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

2022-04-02 06:1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欢迎阅读!
传统节日,习俗,中国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习俗 放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习俗:看灯、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 【清明节】:农历三月初八(公历45日左右)习俗:扫墓、踏青。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习俗:吃粽子、赛龙舟。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习俗:穿针乞巧.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习俗:登高、插茱萸.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习俗:赏月。 【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 习俗:喝腊八粥。

【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等,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至今仍广为流行。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了这个节日。殷商甲骨文亦有记载。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创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2000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

【元宵】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而定为元宵节.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清明节】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四日或五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净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

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唐朝杜牧的“清明”。

【端午节】又称端阳、重午、重五。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汨(mi)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赛龙舟、驱“五毒”等。每逢这一天,人们就在江河上赛龙舟,意在怀念屈原.人们还把粽子投入水里,只为了喂饱鱼龙虾蟹,保全屈原的尸身不被吞食。

【七夕节】又称少女节或乞巧节。相传,天帝的女儿织女下凡嫁给河西的牛郎后,王母娘娘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相传,“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

【中秋节】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八月十五秋高气爽,明月当空,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 中秋节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据史书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奔月为月精。”嫦娥此举所付出的代价是罚作苦役,并终生不能返回人间。李商隐为此颇为伤感,写有诗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还有苏轼著名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后世人每逢中秋,在焚香拜月之时,祈求“男则愿早步蟾宫,考中功名;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重阳节】《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

习俗。唐人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重阳节又名重九节,九月九,荣萸节,花节等。唐代把重阳正式定为节日。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代.屈原在《远游》中曾写道:“集重阳人帝宫兮”。到了汉代,重阳之俗逐渐在民间流行.

【腊八节】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节”。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118c198ad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4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