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时期音乐赏析

2023-03-01 21:37: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巴洛克时期音乐赏析》,欢迎阅读!
巴洛克,赏析,时期,音乐

巴洛克时期音乐赏析



唐思捷1142710126

说起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恐怕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巴赫。巴赫的作品也确实代表着巴洛克时期音乐的巅峰。我们赏析这一时期的音乐,很难不从巴赫入手。

在上这课之前,我很少听古典音乐,更别说赏析了。然而在播放列表中一直保留着一首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说不上别的原因,只是单纯觉得旋律优美动人。然而在上了几节课自己再仔细听的时候,也慢慢的品出一些味道。

现在听到的版本应该是最接近于原始风格的,由小提琴演奏,古钢琴陪衬,这两种乐器是当时器乐的主流,现在听来这样的搭配仍然流淌着一种别样的怀旧感觉。背景古钢琴有节奏的敲击仿佛时间的脚步,将我们的思绪带入回忆的河流。整个音乐旋律悠扬流畅,在听到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

总体来讲:此曲的结构为发展性的单二部。音乐开始速度级缓。逐渐长音渐强,抒发了沉思冥想的心绪,又象在轻声咏唱。第二段是在第一段的基础上加以发展成,没有像一般二部曲式那样在速度与性格上与第一段形成鲜明对比,而保持了原来意境,感情起浮较大,不断向上推,使乐曲在曲调上委婉动听。最后音乐在激情而富于自信的情感之中圆满地结束。

例如乐曲的第二乐段主题采用了第一乐段主题的材料,加以变化发展,出现了明显的调式、调性变化,B段的第一乐句同时出现第一小节及第二小节的两次八度大跳,音乐更加深沉、更具紧张度。曲调达到一定的高涨点后,音乐仍回到沉思的遐想之中。B段的第二个小片断其中有一些精妙的离调处理,使音乐更具有既单纯统,又丰富变化的新颖色彩。高潮出现在倒数第4小节,并离调到F

,音乐自然、优美,旋律颇具内涵。


倒数第三小节回到C大调,结尾用了宁静的弱收束,无限延长的处理,使听众的心灵仿佛由震撼至宁静,仍沉醉在深沉、优美的乐曲声中,回味无穷。这是一支要屏住呼吸来演奏或聆听的提琴曲。此曲强、弱变化特别多,渐强、渐弱的演奏表情也要求特别高,音乐力度起伏很大。

当然,要欣赏名曲得先从作曲家本身作为出发点: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十八世纪上半叶欧洲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他是巴洛克音乐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由于他一生杰出的创作活动和对音乐术的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在世界音乐史上,巴赫素有“音乐之父”的美称。他的作品是历代著名作曲家崇拜和学习的榜样。

巴赫的音乐是彻底的德国风格的音乐。他是一位著名的复调音乐大师。他的作品风格庄重而严谨,纯洁而虔诚。巴赫技巧高超,作品内容深刻。他对许多音乐式都作了重要的发展了创新,如协奏曲、管弦乐曲和钢琴曲等等。

一生对音乐艺术贡献巨大。他继承和发展了前辈曲家的创作手法。把复调音乐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对小提琴协奏曲形式的完善出作了很大的贡献。他的《布兰登堡协奏曲》为交响音乐的产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他的钢琴音乐也十分突出,为后来贝多芬钢琴音乐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巴赫不但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演奏家和优秀的教育家。他在世时生活贫困,作品无人过问。死后数十年才得到人们的重视,被推崇为最伟大的古典音乐大师。1750228,巴赫在莱此锡逝世,终年六十五岁。

小提琴世界名曲《G弦上的咏叹调》是十八世纪伟大的德国作曲家巴赫(Bach.J.S,16851750)创作。《G弦上的咏叹调》原是巴赫作曲的《D大调

第三管弦组曲》中的第二首,原曲名为《咏叹调》,全曲流畅而优美,有诗一般的意境。给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100多年后,著名小提琴家海密沉醉于乐曲所表达的童年般清纯、芳香、温婉柔和及其浓烈的人情味中,遂把这部合奏曲改编为弓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1444e0307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9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