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课文教案设计

2022-04-09 04:02: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马说课文教案设计》,欢迎阅读!
课文,教案,设计,马说



马说课文教案设计

、教学任务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下)课本第五第六单元都是文言文单元,《马说》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该文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于大约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作的。其时,作者出登仕途。,很不得意,心情郁郁,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本文正是以良马喻英雄,谓英雄豪杰只有遇到伯乐,才可发挥才干,否则很可能遭埋没,极写知遇之难,寓意委曲深致,文气矫健挺拔,有尺幅千里之势。全文寄托了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 、学生分析

八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学习了二十几篇的文言文,而且课外也接触了不少文言文。所以他们已有了一定的文言文语感,而且也积累了一些文言文常用词语的用法。这篇短文可读性强,文字也不算很深,学生理解大意应该不难。但是他们毕竟才是初二的学生,以他们现阶段的生活阅历和接受能力,难以完全理解文中韩愈所要表达的感情。基于此种情况,本堂可课以朗读为主,让学生能够熟练的背诵课文,这才能让学生真正受益,而对于内容则点到为止,不作过深的讲解。 、教学目标

1 能够当堂背诵课文。

2 感受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感情。

2016

1 / 3




3 掌握几个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 、教学过程安排 (一)导入新课

由《神雕侠侣》中杨过遇小黄马的经历导入。

小黄马是一匹千里马,而杨过则象是我们传说中的伯乐。小黄马在遇到杨过之前,最多也只不过给奴隶他的人运运柴火,还要遭羞辱;遇到杨过之后,本是一匹干蹩的瘦马变成了一匹日行前里的宝马。天我们来学习韩愈的《马说》,它将告诉我们伯乐对于千里马是多么的重要。

(二)正音正字

祗(zh 骈(pan 一石(da 食(sì)马者 其真无马邪(yé) (三 )朗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注意节奏和重音。

2.领读,由教师带领全班学生一句一句的读。 3.学生对照课文注释小声读。 4.学生在看完注释后大声朗读两遍。

5.男女同学各一名代表朗读,要求读得通顺,语音正确,不读破句。

6.针对学生朗读情况,学生自评,教师适当点拨。 7.学生齐读。 (四)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出示讨论题,学生分组选择题目讨论。

2016

2 / 3




1 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的” 2 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怎样? 3 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4 作者是如何描述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法发挥才能的痛苦的? 5 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 6 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中心? (要求:在没有翻译的情况下用原句回答) 讨论明确: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②,只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③,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④,且欲与常马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⑤,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



2016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151bbbf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9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