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活着》的生命启示

2023-01-19 14:29: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余华《活着》的生命启示》,欢迎阅读!
余华,启示,活着,生命

余华《活着》的生命启示

余华《活着》的生命启示

余华先生在韩文版的自序中这样写道:“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两年前,我对福贵的评价是苦难的幸存者,但现在看来,不完全是这样,因为,他找到了活下来的支撑点——平凡。

于是,我重新翻开了这书,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活着》以二十世纪中国政治变革下惨淡的革命时期为背景,写了主人公福贵多舛的一生。从四十多年前的浪子福贵,到现在失去所有亲人的老人,他经历了太多的生离死别。我想,他是幸福的幸存者,他用他的一生学会了平凡、适应了平凡。

然而,福贵只是那个时期的社会缩影,妈妈和外婆的经历也让我深刻体会了旧时期“活着”的意义。我妈妈看完余华这本书后,想起了我的外婆,她回忆着:你外婆那个时候很苦,还是在公社靠挣工分吃饭的时候,外公下水种田,外婆养猪、割草、挑花,吃不饱是常有的事,吃的是麦稀饭,麦稀饭里面有小麦的壳,经常硌得喉咙疼,饭也没多少,只能垫垫肚子。尽管他们活着很清苦,但是生活很平静,你外婆总会说一句话:忍忍,就过去了。

她叹了口气,停顿了一下,继续说:我在你这个年纪,你外婆就走了,那个时候,我忽然没有了劲头,做什么事常常心不在焉,没有方向。没有了妈妈,感觉一切都不再有意义了。但是,后来我回过神来,想起了妈妈一直对我说的话:忍忍,就过去了。而且我是家里最大的女儿,我得照顾弟弟妹妹和父亲。那段时光是我最艰难、最难熬.时期了,可我还是坚持了下来,让我撑下来的是一份责任。

外婆,用她的坚忍撑起了一个安稳的家;妈妈,用责任撑起了一个属于她的温暖的世界。她们用她们那一代所独有的经历,言传身教地告诉我,“活着”,是多么幸福的事。




然而,在这个平庸已经成为习惯的时代,我们又该如何自处?人活着总是要有希望,若连希望都没有,那么便如同坟墓中死寂的尸骨;若还怀着一丝希望,那么就如坟墓边充满生命的野草。

我从余华那里同样找到了这样一个答案:“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情所活着。”这句话让我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它让我开始转变对世界的态度。贫穷常常让许多有理想的人们意志消沉,可我们没有理由去嘲笑他们,相反的,我们要用另外一种尊敬的眼光去欣赏他们,因为在逆境中的人不可小看,厚积薄发的力量是强劲的。所以,我们应该重塑信心,学会坚忍,学会承担,最终延伸自身生命的长度,抵达平凡的彼岸,找到生命的归栖之地。

我知道,外婆和妈妈都在适应着平凡,福贵也是。每一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扮演着平凡者的角色,讲述着属于他们不平凡的故事。平凡的时光是来之不易的,每一个正在虚度光阴的人都应该珍惜它。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外婆背着我的情景,她厚实的背是我的整个世界,或许在若干年后,我的背会是妈妈的整个世界。



这是十八岁的我对《活着》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态度。余华先生用一种平静的文字,把《活着》中的福贵打造成一位苦难英雄,活着是他全部的意志,平凡是他最终的结局,这是他的世界。

这本书给了我阅读的成长,给了我在冗杂的世界一个清晰的平衡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1d1b35cf1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7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