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论文

2023-01-20 22:23: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心理学论文》,欢迎阅读!
社会心理学,论文

社会心理学论文

20111013日下午1730分许,2岁的女孩小悦悦在广东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的巷子里,先被一辆面包车撞倒碾压而过,几分钟后又被一小型货柜车碾过。而在随后的七分钟里,共有18路人相继在小悦悦身边经过,却没有一人采取行动,施以援手。直到经过的第19名路人,一位捡垃圾的阿姨陈贤妹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随后小悦悦被送到医院抢救,但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于20111021日凌晨去世。

小悦悦事件引发了关于全民道德的讨论、大批判,网络媒体与新闻媒体的批评大都认为是因为我们道德的沦陷、良知的泯灭和人性的冷漠导致了这一切。固然,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缺德的时候,但这真的是全部的原因和真正的原因吗?

没有任何人采取行动恰恰是因为旁观者太多的缘故。他们认为,当我们对自己缺乏信心或形势不明朗,在不确定占了上风时,我们最有可能以别人的行为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从而致使一个极为重要的现象的出现――“多元无知”

根据“多元无知”效应,小悦悦事件中18名路人无一援手的第一个原因简单明了,当周围有其他人可能帮忙时,每个人的责任感都在下降,“也许会有别人会帮忙的”当每个人都认为别人会帮忙时,果就是没有一个人帮忙。在场的人越多,主动挺身而出的人就越少,反之,如果在场的人只有一个,挺身而出的可能性反而增加。第二个原因是在从众心理基础上与“多元无知”效应有关。当我们碰到这种


不确定的情况时,自然就会先去看周围其他人的反应,但我们却经常忘记,其他人也可能在观察我们的反应来决定是否采取行动,这就导“多元无知”状态的出现,每个人都依据别人的反应来决定是否采取行动,结果是没有一个人行动,与此同时,事态却变得越来越危急,有可能达到某个临界点。这时候,终于有人不再受其他人的影响,出来采取了行动。这个时候陈贤妹阿姨出现并采取了救助行动。

我们可以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小悦悦事件做一个科学的解释,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道德沦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政府应该做点事情的。首先,从事发地点来看,是政府部门没有做好道路市政管理和建设,使事发地点所在区域一直是个混乱危险地区。其次,对于18路人的冷漠,从局部能看出社会道德的沦丧,但从根本上来说,这也与我们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有一定的关系。再次,这与当前社会的发展,人浮于事的普遍心理有关。这是我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阶段,很多矛盾夹杂在一起,需要政府做好公共服务和大众教育小悦悦事情是发生,除了我们自己得好好反思,政府也要好好反思自己的行为。政府不要跟着谴责18路人的冷漠,立法去惩治见死不救者,政府应该想想,如果自己做好当地的管理,监控室里有人,那也许也能救小悦悦一命。

我认为政府部门应该全力维护社会的信任度,提供有效措施。 既要通过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又要通过完善市场经济制度,普遍平等产生普遍信任。信任不会在一个等级社会中生根。贫富过度悬殊,富人警惕穷人,穷人不会信任富人。只有当人们相互视为平等的成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1dbeb3a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c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