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龙》说课稿

2022-03-19 16:41:3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变色龙》说课稿》,欢迎阅读!
变色龙



《变色龙》说课稿

柳益品

一、教材分析 《变色龙》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小说阅读训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小说是最能广泛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的内容最为丰富,讴歌美好、神圣、庄严,鞭挞丑陋、污秽、邪恶。阅读小说,可以更好的认识社会,品味生活,感悟人生。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文学作品教学提出的目标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对小说导学的要求,结合小说《变色龙》具体特点,我把这篇课文的导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文章作者和主题的内在含义。 注意抓住作者的几次精彩描写,分析主人公在不同环境下的不同感情,从而把握人物的性格。

品析文章的语句,学习作者幽默、形象的讽刺语言。 从分析文中人物延伸开来,揭示文章更深刻的主题。 2、过程与方法:

学习这篇小说主要是抓住随着故事发展、人物不断变化,体会其内心,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

品析文章的语言,揣摩作者的表现手法,体会作者的描写和叙述方法的作用。 学习续写,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作者运用夸张手法,不厌其烦地描写了奥楚蔑洛夫态度的五次变化,通过他的不断变色,自我表演,自我暴露,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和灵魂,一个溜须拍马、谄上媚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小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没有一句主观的评断,而是将自己的好恶隐含在客观的描写里,通过人物自己的言行,通过他的前后矛盾,丑态百出,尖锐地讽刺了这样一种奴性人格。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人物自身的语言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2、认识沙皇俄国的黑暗和“变色龙”这个典型人物的社会意义。 3、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如:“他看见那个敞开了坎肩的人举起右手,把一个血淋淋的手指头伸给人们看”。环境描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如:第1自然段。 四、教学程序

1、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动物,不知大家有没有见过,请看大屏幕。

(出示变色龙图片)谁能告诉大家这是什么动物吗?能具体介绍一下吗?

变色龙,蜥蜴的一种,皮肤的颜色随着四周物体的颜色而改变。脊椎动物,四肢稍长,运动极慢。舌长,可舔食虫类,表皮下有多种色素块,能随时变成不同的保护色。

这则导语,借助多媒体导学手段,通过观看介绍变色龙特征的录像,形象直观地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文,认真思考、分析小说主人翁奥

1 2




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案件中的语言,深刻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领会小说所揭示的主旨。 2、简介作者。

3、理情节——明小说内容

在学生自由默读课文后,让学生根据各自对小说的初步理解,理清人物情节。 4、看言行——知人物性格

熟读研讨: 1、警官奥楚蔑洛夫是如何处理狗咬人事件的?

浏览断案的语段,划出描写奥楚蔑洛夫对小狗及赫流金的态度的语句。 2、奥楚蔑洛夫的态度为什么一会儿对小狗好,一会又对赫流金好呢? (因为狗的主人不同)我们来看图表。

小结:围绕“狗是不是将军家的”奥楚蔑洛夫的前后改判了五次,这说明了奥楚蔑洛

夫是一个怎样的人。(见风使舵 阿谀逢承 媚上欺下 欺压百姓)

5、启发点拨,导引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

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我设想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主题:

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的事件中,态度不断变化,就像什么一样? 本文以《变色龙》为题好不好,以变色龙为题具有一种怎样意义?(讽刺)

变色龙改变皮肤颜色是为了保护自己,那么奥楚蔑洛夫“变色”是为了什么?

插入背景资料,感悟升华小说主题。 6、拓展延伸

文章最后写道奥楚蔑洛夫“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请设想一下奥楚蔑洛夫离开广场后去了哪里?要求设计的情节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 这一环节进一层发挥了学生了想象力,延伸了主题。

2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21983d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