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的发展现状

2023-05-11 05:35: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筝的发展现状》,欢迎阅读!
发展现状,古筝

1. 古筝的发展现状,通过图片来演示加音乐

2. 古筝是我国古老的拨弹乐器之一,形成流传于秦地,盛行于隋唐。随着历史的变迁,流传到全国及亚洲不少地区。史称秦筝。对古筝的起源,说法不一,主要有三种见解:

第一种认为:古筝渊源于瑟。唐赵磷《因话录》记述:“古筝,秦乐也,乃琴之流。古瑟五十弦,自黄帝令素女鼓瑟,帝悲不止,破之,自后瑟至二十五弦。秦人鼓瑟,兄弟争之,又破为二。古筝之名自此始。宋代《集韵》中载有:“秦人薄义,父子争瑟而分之,因此为名。古筝十二弦,盖破二十五而为之也。日本第十七世纪元禄年间宫廷乐师冈昌名所著《乐道类集》中记载有:“或云:秦有婉无义者。以一瑟传二女,二女争引破,终为二器,故号筝。”二人争瑟,而产生了“筝”,仅是传说而已。

第二种认为:古筝是由秦国名将蒙恬所造或蒙恬所改革。公元前237年,秦宰相李斯上书劝秦始皇收回他对客卿们下的逐客令的一段话中,有两处谈到古筝,即“弹古筝博髀”和“退弹古筝而取韶虞”。这在时间上比蒙恬发迹之初早了十六年。所以蒙恬造古筝的说法是靠不住的。在《旧唐书.音乐志》中,对蒙恬造古筝也持否定的看法。至于蒙恬改革筝的说法倒是有可能的。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记载:“古筝五弦,施于竹如筑,秦蒙恬改于十二弦,变形如瑟,易竹于木,唐以后加十三弦。”这一段文字记述了蒙恬曾改革了筝。

第三种认为:早期第三种认为:早期古筝是五弦竹筝,筑身瑟弦。如:东汉应劭《风俗通》云:“古筝五弦,筑身而瑟弦。”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记载:“古筝,鼓弦竹身乐也,从竹,争声。

3.。古筝的流派: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古筝逐渐流传到全国不少地方,各自形成了不同的演奏风格和地方流派,如河南筝、山东古筝、潮州古筝、客家古筝等。在延边朝鲜自治州,筝又演变发展为伽揶琴。古筝还流传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4.古筝的改革:古筝的演奏艺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古筝的改革也进行了多种实验,制作了多种优质精美的筝,这些转调筝扩大了筝的表现力,使筝更便于参加合奏和伴奏。

5.音阶:五线谱音阶:C.D.E.F.G.A.B 音名

1.2.3.4.5.6.7 唱名



古筝的音阶:12356

6.调:1=D1=G……. 7 指法:8 大指:(外)托、搭 (内)劈 食指:(外)挑 (内)抹 中指 (外) (内)勾 无名指(外)摘 (内)打 8.弹法:夹弹(搭弹):扎桩 弹完搭在下一根弦上 提弹: 不扎桩 弹完不搭弦 9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277c51752d380eb62946d2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