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流动人口职业教育的现状探究

2023-04-15 02:23: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女性流动人口职业教育的现状探究》,欢迎阅读!
流动人口,职业教育,探究,现状,女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女性流动人口职业教育的现状探究

作者:吕思颖 林晓露 任秀杰 来源:《消费导刊》2009年第16

[ ]对于女性流动人口来说,参加职业教育是女性流动人口提高就业竞争力、促进其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调查江苏省苏南地区的女性流动,对当地女性流动人口职业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就业结构、社会性别、文化基础和培训费用是影响女性职业教育的几个主要方面。

[关键词]女性流动人口职业教育

本文为南京农业大学SRT(编号:0811A07)项目以及江苏省大学生创新项目”(编号:JSS0814)的研究性成果,指导老师:王思明、朱考金

作者简介:吕思颖(1987.10-),,江苏无锡人,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学系本科在读;林晓露(1987.10-),,福建厦门人,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学系本科在读;任秀杰(1986.2-),,山东滨州人,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学系本科在读。 一、导言

江苏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流动人口接收地,该地区发达的民营企业为流动的农村人口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在2008年公布的的江苏省民营企业用工情况调查表明,江苏民营企业用工中,流动人口占七成。因为轻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女性劳动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农村女性进城挣钱、见识世界和学习新技能的意愿强烈,所以女性流动人口的数量增长迅速,据统计,现在的女性流动人口占流动人口总数的1/3,在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女性流动人口仍然是城市中最贫困、最弱势的群体之一。她们承担着比男性流动人口更大的就业压力。

世界银行早在1991年的发展报告中就指出:女性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之一。联合国统计资料也证明,妇女教育如果无法提到接近男子教育水平的程度,由于提高男子的教育水平而取得的社会效益就会被抵销掉。女性流动人口的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等素质却现实地制约着她们的发展及其在社会建设中的价值体现,所以提高她们的劳动技能和文化素质,不仅是扩大女性流动人口就业面,促进女性流动人口的发展,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所以研究女性流动人口的职业教育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

流动人口指的是离开了常住户籍所在地,跨越了一定的行政辖区范围,在某一地区暂住、滞留、活动,并在一定时间内返回其常住地的人口[1](胡琪1997)。朱云成在中国城市流动人口问题研究一文中指出我国流动人口是相对常住人口而言的一个人口群体。城市流动人口是离开户籍所在地跨越乡、镇或城市街道管辖区滞留三天以上,在城市区域(含郊区,不包郊县)居住的人口群。在这次的调查中,课题组所界定的流动人口是从指户籍在农村,因为一定目的而流动到城市,并在城市中暂住、活动的人口。

职业教育作为社会所特有的活动,起源于人类社会营谋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和人类自身生产的需要;职业教育是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以传授生产劳动经验和技术为主要内容教育,也是一种使人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教育。在这次的调查中(顾明远 2002),我们所界定的职业教育主要是指劳动技能的教育

这次调查课题组选取了江苏省中流动人口较聚集的南京和无锡作为调查地点。在南京课题组以行政区划为分群标准,选取了南京市女性流动人口最多的玄武区。小组采取多阶段抽样的方式在玄武区中抽取了6个街道进行调查。无锡市的调查,主要选取了女性流动人口聚居的滨湖区中几个较有代表性的企业为调查地点。调查主要采用了匿名问卷和个案访谈向结合的方式,本次共发放了800份问卷,回收752,问卷回收率为94%

三、女性流动人口职业教育的现状 ()女性流动人口职业教育状况

在本次接受调查的女性流动人口中,从年龄结构上来看,以青壮年为主,其中2130岁以下的占被调查总数的42%,3145岁的占28%。在被调查中接受过职业教育的仅占29.9%。女性流动人口接受职业教育的比例还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在接受职业教育的人口中,其中60%是通过职业技术学校接受的职业技能教育,职业技术学校还是当今社会最主流的职业教育构。

女性流动人口本身还是有强烈的意愿接受职业教育,在未接受职业教育的流动女性中,11%的人没有接受职业教育的意愿。职业教育成本高、自身文化基础差是制约她们接受职业教育的大主要因素。在回答未接受职业教育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时,回答培训费用高的有153,44.7%;自身基础差的有136,39.7% ()女性流动人口职业教育的专业倾向

从职业教育专业的选择上来看,女性流动人口以选择第三产业类的专业为主。在接受过职业培训的人中65%的人接受过商业、服务业劳动培训”,这些培训具体包括家政、售货员、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务员、理发员等第三产业内较低端的专业,这些专业对被培训者的文化水平要求较低、课程的知识技术含量也较低;另外还有4.9%的人接受过知识能力的培训。如计算机、英语、管理等。知识类、技术含量较高的职业培训还是与女性流动人口有一定的距离。

在未接受过职业培训的流动女性中,在被问到如果接受职业教育,您愿意接受哪种职业教的问题时,仍然是想接受商业、服务业培训的最多,51.5%,而想接受知识能力培训的仅4.9%

四、对女性流动人口教育现状的原因分析 ()女性流动人口未接受职业教育比例低的原因。 1.高昂的教育成本限制了女性流动人口接受职业教育

在苏南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大多学期为3,且每年的学费在3000元左右,这次调查中的女性流动人口工资大多聚集在每月800-1500的区间内,再扣除掉为是基本生活所需要的花费,很少还有闲钱来供自己接受职业教育。仅靠个人力量难以支付职业教育的费用。在这次调查中培训费用由谁支付这个问题中,50.4%的人选择了企业,15.9%的人是个人,1.9%的人选择了政府。企业是流动人口职业教育的最大受益者,但流动人口具有职业更换频繁、流动性强的特点。所以如果培训以后他们离开企业,那么企业对他们的培训所用的资本就无法得到受益了。另一方面很多的企业仍是只愿意将流动人口看做是廉价劳动力,企业更愿意将培训费花在企业内的高级人才身上,所以企业不愿意大量投资对流动人口进行职业教育或培训。从政府角度来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但由于流动人口群体具有流动性临时性特征,所以,无论是劳动力的输出地还是输入地政府,都不愿意投资对他们进行职业教育或培训,特别是跨省流动的人口,以免造成教育源的流失。再加上在教育方面,社会对女性的期待低于男性,女性流动人口的职业教育问题就更边缘化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2a783c6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6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