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的由来

2022-07-12 23:49: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名字的由来》,欢迎阅读!
由来,名字

名字的由来

名字不仅仅是区别自己与他人的符号,更蕴含了父母的殷切希望与祝愿。一个好的名字展于人前,犹如一道密码,等待有心人的解码;抑或犹如一首小诗,等待有心人的赏析。有的名字能让人耳目一新,也有的名字并非一眼明了,需要博学的人才能读懂蕴含其中的奥妙。

多年来我为全国各地的宝宝取名,也有不少家长自已为宝宝取好名字之后询问我的意见,从中深深体会到天下父母心,亦为之感动不已。为取好名,家长通常深思熟虑,费尽心思。这份认真我很理解,然而,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多彩纷呈,同音字同义字数不胜数,有时候,家长取名时在细节上稍微不注意,便会使千辛万苦取的名字陷入美丽的尴尬之中,而让家长的一片心意大打折扣,实在可惜。在为众多宝宝取名和向一些取好名字后咨询我意见的家长提出建议的过程中,我渐渐积累了自己独有的心得与经验,深知名字不仅要注重整体的效果,更不能忽视细节,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故总结了取名时家长可能忽略却又关系名字质量的因素,谨以抛砖引玉.

误会一:复姓,在人际交往中的美丽尴尬

孩子是父母二爱情的结晶,犹如掌中珍宝。有些家长找我取名时,希望我能将孩子父母二人的姓氏融入姓名当中,例如将母亲的姓氏置于孩子姓名的尾字,或者置于姓名的第二字,取四字名,更有以谐音纪念母亲姓氏的做法。这样的取名方式,既新颖巧妙,又能让孩子更好地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铭记养育之恩,有其可取之处。然而,在这里我想提醒各位家长,取四字名还是应当慎重考虑,特别是为女孩子取名,要考虑长久之计,防止以后可能带给孩子不必要的麻烦。欧美国家的女性出嫁后要随夫姓,香港台湾地区还有很多女性出嫁后名字前也冠上夫姓,如张李氏,王林氏等等。为女宝宝取四字名,以后可能会产生一些误会。曾有家长为女宝宝取名陈林语然咨询我的意见,名字取自成语语笑嫣然,父亲姓陈,母亲姓林,融父母姓氏于一体,名字优美且阳光,重名的也少。依我之见,女孩长大之后,在人际交往中,初次见面或不熟悉的人听了此名可能会问:你夫家姓陈?”明明是待字闺中,却被误会已出嫁,岂不尴尬?此外,别人称呼这位女孩时应该是称呼她为语然还是林语然”?问及其姓氏时该答姓还是姓陈林”?名字就像一张名片,当你递给人家的这张名片是模糊的时候,反而不利于人际交往。因此,希望家长在为宝宝取名时,除了考虑让孩子铭记养育之恩外,也要更周到地考虑到以后在人际交往中可能遇上的问题。我曾受一家长之托,为其男宝宝取名,父姓王,母姓何,要求融二人姓氏于孩子姓名当中,以表达对妻子的关爱,对孩子的珍视。经过思考,我建议其父母为孩子取名王子和,小名同同,取自《论语》千古名言君子和而不同,富于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同时谐音,这种取法不仅巧妙,而且能避免孩子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遇上不必要的麻烦,更能让孩子深刻体会到蕴含在名字当中的教育意义和用心良苦。

误会二:对孩子期待过高,主观与客观形成明显反差。


名字总是寄托了家长对孩子的殷切期盼。从其呱呱坠地之时,就承载了父母的期待与希望。常有家长为孩子取一个期待很高的名字。然而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改变。名字只是寄托了家长的期盼,孩子以后的发展并不一定就是如此。有位家长找我给孩子改名,孩子名字为高俊,当初取此名时,就是希望孩子长得高大英俊,稳如泰山,而随着时间推移,却发现孩子长得比较矮小,相貌也比较普通,孩子上学了,人家一看他的名字,都忍不住小声议论或者捂着嘴偷笑。这位家长担心这样下去会让孩子更加自卑,因此希望我给改个合适的名字。在此,提醒家长,给孩子取名时寓意不可太极端,还是以注重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为主比较合适,倘若名字与本人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名字与本人气质相反,反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误会三:名字中性化过度,性别出现尴尬。

传统家长为孩子取名常遵循这样的规则:男孩子取名偏向阳刚,女孩子取名偏向阴柔,但这些年来越来越多家长给孩子取名主张偏向中性化,尤其是女宝宝,主要是因为如今提倡男女平等,女孩子地位日渐提高,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和期待也相应提高,父母也希望女儿在传统女性温柔顾家之外能有更大成就,而且这样的名字也较为新颖时尚。对于这种趋势,在赞可的同时也提出提醒,取中性名可以,但别过度。曾有湖北的家长托我为其女宝宝改名,缘由是:当初以为给孩子取个中性名比较不落俗套,不曾料想,名字过于大气,以致于孩子上学后,人家一看他的名字都以为是个男孩子。更让这位家长郁闷的是,帮孩子办证件或者报名时,别人一看名字总是在性别一栏直接就填上,此外女儿性格又很温柔,跟名字形成很大的反差,给人很别扭的印象。相反,也有些男孩名字偏于女性化,本人性格又比较内向,名字就往往成为一些朋友取笑的话题。

误会四:名字与姓氏连读产生不良谐音效果。

名字本身很好,但与姓氏连读则闹笑话。网络上颇为常见的此类姓名有朱逸群”(猪一)焦厚根”(脚后跟)等,虽然有些只是网友自己想出来的笑话 ,但现实中名字出现不良谐音的例子还是确实存在的。有位江苏的家长托我给他孩子改名,对我倾诉当初给孩子取子清一名,谐音自清,愿孩子做人清清白白,清者自清,不料,孩子上学以后,人家笑他肠子轻,回家常对父母二人发脾气,恼火当初给取了个这样的名字,还动不动就气得不吃饭了,作父母的是既心疼又后悔,无奈之下想到了改名。这种谐音效果本不是父母想要的,只是一时大意,建议家长取名时多读几遍,避免误会和不良谐音。

误会五:名字与姓氏连读导致姓氏受人误解。

名字总体上非常合适,但因读音问题,产生了听觉上的错误。不久前有位重庆的许先生电话咨询我:博士,您看给孩子取名许子昂如何?”且不论子昂一名好与坏,此名一听我立刻提醒家长:您是姓许还是姓徐?”最后这位家长放弃了子昂一名,原因很简单,字为第三声,字亦为第三声,二者连读,许子昂变为徐子昂将来孩子在做自我介绍时,很容易让人误会其姓氏,无异于让孩子改了姓,这绝不是家长愿意的。与家长交流宝宝


取名经验时,针对姓氏为第三声的,我都会特别注意,并提醒家长,勿给宝宝取首字为第三声的名字,宜另作他选。

误会六:中国名字与外国名字的误会。

取个好名字,想必是每位初为父母者都为之操心之事。有时斟酌了许久,最后以两个字面含义非常美好的字作为姓名。如安娜一名,平安之,天下父母心,无一不是希望宝宝健康平安地成长,字为多音字,有婀娜多姿、身姿袅娜之意,非常适合女孩子,表达家长希望宝宝容颜清秀、娉婷玉立之意。两个字的含义,所寄托的都是非常传统的中国思想,女孩子平安、美丽。然而不难发现,安娜一名亦为英文名“Anna”的译音,让人一读首先想到的不是中国的文化,而是外国的名字,难免有崇洋媚外之嫌。寄托在名字上的美好祝愿,则容易被人所忽视,大打折扣。

误会七:普通话与方言的差异。

取名之时,家长很多都会首先考虑用家乡的方言或者普通话来读。但我国的方言种类繁多,去到另一个地方,入乡随俗,讲当地语言是在所难免的。有位朋友和我提起,他的女儿说班上同学的名字像丰盛的饭菜。有位同学名字叫做荣松潮汕人,绰号肉松因为二字,用粤语念起来接近肉松加上此人身材略胖,得此绰号,几乎终身难以摆脱。 位同学的家长当初取名时肯定就只考虑用潮汕话和普通话读起来非常响亮,而不曾想过,们后来会定居在广州这样一个讲粤语的城市,孩子姓名用粤语读有谐音。另一位同学据说名成伯繁,湖南人,绰号白饭。其实伯繁一名取伯仲,满天繁星,家长的殷切希望不言而喻,谁料孩子到广州后成了剩白饭。建议现在的家长取名时还是应当考虑以后定居地的语言,防止出现上述两个名字的尴尬。

其实取名是个美妙的过程,只要用心,细心,相信每位家长都能为孩子觅得佳名。然而人人都有粗心之时,如果名字有一丁点误音或不好谐音,都可能日后给带孩子带来烦恼,因此,取名时建议家长多多考虑未来长居之地的语言和普通话的发音,避免不良谐音或近音。

名字可以从时节、时代、出生地、诗句、哲理、成语、希望等方面构思,作为一名古文学

士,我对取名的研究和热爱与日俱增,每每为家长的新生宝宝觅得佳名,心中之喜悦总是难以溢于言表。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名字如果中有名,名中有诗,则更是巧妙。适逢国庆佳节,在此,祝愿刚刚晋升为父母亲的家长都能为孩子取一个称心如意的好名字,亦祝各位朋友阖家团圆,幸福安康!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2b7510d52ea551810a687a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