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群虾图》赏析与鉴别

2023-01-09 00:3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齐白石《群虾图》赏析与鉴别》,欢迎阅读!
齐白石,赏析,鉴别

齐白石《群虾图》赏析与鉴别

齐白石《群虾图》赏析与鉴别 齐白石《群虾图》欣赏与鉴别

“白石虾”是齐派艺术代表题材。我们选择的这两幅作品很有代 表性,左边的是真迹,右边疑伪作品。真迹属于白石先生中期的作品。通过作品对比大家能够看到:每一只虾的须子最前端有一些细碎的小须,这符合他中期画虾的一个特点。在构图上,白石先生讲究“攒三

聚五”,就是疏密有致。左边的这幅真迹作品下半部相对来说比较密

集一些,上半部稍微稀松一些。而疑伪作品几只虾撮成了三堆儿,

乏“攒三聚五”的构图意识。白石先生真迹经常让群虾出现交叠和遮

挡关系;但是在疑伪作品里,会有一种感觉——避免“虾”互相形成交

叠错落。

白石先生的真迹群虾作品中,经常会出现“半只”、画不全的情况。要么是这只虾已经有一半游出去了,即使虾身子没有出去,至少

虾钳子已经伸出了画外;要么是从那边游过来的时候,虾头已经进来了,但是虾尾还没有进入画幅。这就是白石先生“画外还有画”的一种构

图意识。这件疑伪作品,所有的虾都生怕伸出画外被画的边缘所切断。这是构图审美意识的差别。

从笔墨上看,白石先生在画群虾的时候,近处的虾墨色较重,远 处的虾则墨色较淡。所谓“近处”,竖幅作品中画面下方部分算为近处,虾的颜色更重一些。疑伪作品中几只虾不但是平均排列,而且远

处的那些虾墨色依然很重,浓淡方面失去了调配;还有一点,真迹


虾钳

子细而有力度,疑伪作品虾的钳子细而流于纤弱。

另外,疑伪作品中,虾头最中间是虾腔,虾腔的两边各有一个护片。白石先生画虾护片的时候,是藏锋而入,它没有尖儿,只有中间

的虾腔有尖儿。而这疑伪作品,画两边这护片的时候,却是露锋带尖

儿的。再者,疑伪的虾,虾头的比例有点失大,并且虾头表现明显的

三角形,不太柔和,这与真迹也是一个明显的区别。

白石先生画虾,体态也是多变的。除了有正常游动的虾,还有打卷儿弯起来的;还有就是绷直了身子,下冲式地游过来。疑伪作品左上角那只,和真迹最上边这只,两者对比,体态似乎类似。但白石先生画下冲式的虾,虾节一般是有所变化的。白石先生把正常体态的虾,画成五节;而下冲式的虾做了简化,有的时候画的是四节,还有的简略成了三节。而疑伪作品这个下冲式的虾,依然还是五节,没有变化。

虾的须子也有玄妙之处。白石先生虽然没有画水纹,可你不会怀疑这些虾确实是在水里游着的。哪儿体现这水呢?虾的须子就体现水。因为虾的须子那种状态,就是虾在游动的过程中受到了水的阻力而自然形成的一个弧度。虾有多少须子?以白石晚年作品为例,一只虾,有6根须子,就是三对儿。一对儿朝前,一对儿朝后,还有一对儿是两边甩开。每只虾有6根须子,群虾一共得多少须子?但是白石老人尽量让它们不雷同。而疑伪作品,最上边两只虾的须子不但雷同,而且交叠成了固定的几何形状,这个点是大忌。但是凡事不能绝对,虾须有所雷同,真迹偶尔也会出现。所以这点是作为参考,不是惟一的论据。

另外,我们看这个画是真是伪,很重要的一点看它的题款,就是书法。这件疑伪作品的落款很软,并且我们从款上也看到了,写的是“三百石印富翁齐璜白石居金华第二十七年”。这是什么时候?白石先生是57岁来的北京,居金华27年,5727就应该是84岁。84是白石先生绘画艺术的顶峰时期,在他顶峰状态,画虾的时候是这种笔力,写字的时候是这种软塌塌之气。所以这个点更让我们确定这是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30f3f3ac1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d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