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的艺术特征

2022-07-26 00:36: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茶馆》的艺术特征》,欢迎阅读!
茶馆,特征,艺术

《茶馆》的艺术特征

《茶馆》一部仅有三幕的戏剧,三个不同的时代,但是在同样的地点。这样奇特的构思,给戏剧《茶馆》增添了不少吸引人眼球的亮点。三个时间段了发生的事情也是在变化,这个《茶馆》的面貌、生意都在变化,坐在里面的人也在改变,经历过一个朝代的灭亡,一个朝代的兴起,最终还是萧条,还有没有好转的穷苦百姓的生活。

在结构上,它的构思十分新颖,三幕的话剧,三幕戏写了三个不同的时代,但都是社会底层劳动人民过得很艰辛的时代。第一幕:百日维新运动失败后的晚清末年,到处抓谭嗣同的余党;第二幕:军阀混战后的民国初年,“张大帅打李大帅”的时代;第三幕:抗战胜利后解放战争爆发前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黑暗的时代。这三个时代是我国旧社会的最黑暗的时代,在不是共产党的领导下的旧中国表现出的那些黑暗,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艰辛。作家在表现清末以来半个多世纪旧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变迁,揭示出只有共产党、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在这个最落魄的中国社会中切取了三个时代的横断面,并通过裕泰茶馆的盛衰把前后近30年的社会历史画面连缀成一个浑然的整体,虽然有时间的间隔,但就是这十几年的时间更加展示出众多的人物和漫长的历史。这种三个不同的时间的连接的写法不仅有效地解决了现实生活的无限性和戏剧情节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而且也突破了传统话剧作品的陈旧模式,充分显示了老舍艺术构思的高超巧妙。特别是在每一幕结束的时候,让人可以有十几年时间的想象,这些想象来自上一幕的未完结,如:第一幕的最后,康顺子晕倒了,接下去康顺子的生活需要我们自己的想象,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被卖给以为年老的太监为妻,在第二幕中又出现,此时的她带着一个不是自己亲生的儿子出来谋生,这十多年的生活,她是怎么过来的,这会使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象,常四爷被捕,但是在后面的两幕中又出现了,他这些年是怎么过的,与下两幕中常四爷自己的描述相结合起来想象;第二幕裕泰茶馆准备好一切准备重新开张,但是这乱世,虽然在不断地改良,但是还是躲不过败落,在第三幕中裕泰已经不像原来那样高档次了,生意也不怎么好,王利发甚至有找女招待的想法,这十多年里,裕泰经历了什么又会引起我们的思考。三幕不同时代的同一地点的戏剧,它的构思十分独特,不是连续的时间段,每两幕之间都有十几年的时间差距,什么都在改变,没有改变的只有穷苦的百姓依旧穷苦,有钱有势的人依然逍遥自在,打破时间的局限,把眼光放到了更高的主题上——只有共产党和新中国才可以救助受苦受难的百姓。

在语言上,《茶馆》没有脱离老舍的一贯特色——京味儿。很多儿化音,还有很多有特色的语言为此话剧增添了不少韵味,像:哥儿们、不怎么大好等都给这个剧增添不少亮点。《茶馆》的语言是精练的,用三言两语便能写出一个人物


的性格,把这个人的人物特点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刘麻子的两句话就将他的本性展现地淋漓尽致,对康六说他家姑娘只值十两银子,而对庞太监说这个姑娘要二百两银子,这样的欺压穷苦百姓,自己谋取这样高的利润;常四爷,赏那对母女烂肉面吃,就表现出他的善良,还有很多人物都是通过一两句话就将人物的形象展示在我们的面前了。什么样的人就会说什么样的话,每个人说的话都与其身份十分吻合,王利发的开场的第一句话“唐先生,您外边溜溜吧”就体现了做为茶馆的老板的那种小心翼翼,不愿得罪任何人的性格;当茶馆的房东秦二爷提出要涨房租的时候,王掌柜立刻回答“二爷,您说的对,太对了!可是这点小事用不着您分心,您派管事的来一趟,我跟他商量,该长多少租钱,我一定照办!”对于王利发来说长房租可是件大事,但又不能当面拒绝得罪房主人,于是先满口答应,并在表上显示这是无关紧要的“小事”,随后再提出跟管事的商量,是一个遇事能够冷静思考,一来不失秦二爷的身份,二来给自己留有回旋的余地,可以说做到了两全其美。王利发作为一个小业主精明、圆滑、随机应变的性格特点。刘麻子与康六讲话的时候,是那么不可一世,我想他的眼神也许也是朝向天的,但是当他面对庞太监时,也会是弯着腰的,用的词都是敬辞,这样的差别。在这段个性化的语言里表现得活灵活现,通过语言,把人物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构思上,使用的是侧面透露法,老舍以茶馆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背景作为故事的发生地,裕泰茶馆本身极具民族特色的、具有丰富内涵的民族文化,它是中国这个文明古国所特有的,它展示了民族的历史文化,是旧社会社会现象的一个缩影,而且茶馆自身是一个可以包含社会各界人物的公共空间,它还贴近人们的生活,是作者所最熟悉的。有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人,虽然到这里来的乞丐会被赶出去,但是这样的人还是出现在茶馆了,像秦二爷一样的处于上层社会的地主阶级的人、刘麻子一样的干亏心事的人、唐铁嘴一样的以“骗人”为生还会吸鸦片的人、也有像常四爷一样善良的人还有地痞、逃兵等各种人物,这样的一个茶馆聚集的是三教九流的人,为话剧的复杂性提供了很好的背景,这些人的出场都是自然而然的,没有牵强附会的感觉。从北京的一家小小的茶馆的发展史来表现出封建社会和军阀时代中国国内的混乱和百姓生活的艰辛,从反面赞扬了共产党、社会主义,这些都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作者所描述的都是作者十分熟悉的北京地层人民的生活,不谈政治,但是戏中的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与政治不能相脱离的,大的政治背景会影响每一个这样的小人物的生活,甚至是一辈子的命运。整个故事不是以一个人的发展开展的,通过裕泰茶馆的变革,表现人物的生活的变化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只描写了茶馆中的人和事,离开茶馆的都不会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作者全局来观察这茶馆,所有的人和事都在他眼中,全文只有身为旗人的常四爷说过一句“大清国要完”,但是这正是戏剧所要表现的重要内容,虽然不止止是大清要完,没有共产党领导,中国都是不会富强的,这些在戏


剧的表面看不出来,但是这正是作者所要表达的,反映旧社会人吃人的黑暗现实,埋葬了三个旧时代。

一般的戏剧都是以冲突为立足点的,但是《茶馆》一改戏剧的特点,将人物性格为重点,展开戏剧的描写,人物很多,但都是走马观灯的,只有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三个人物在三幕中全都出现了,整个戏剧并不是以他们三个人展开的,围绕着茶馆这个地点,将一切复杂的人物都串连在一起,为情节的发展提供基础,用鲜明的人物性格和人物的特点开始作品的描写。

《茶馆》给我的感觉是摸不着的,没有具体的一件可以贯穿始终的主线,是又确确实实存在,贴近当时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的当时,人们对这样的生活还是记忆犹新的,与新中国大家的生活对比,而且现在老百姓的生活是多么地幸福,显示出对新中国、新社会、共产党的赞扬,没有正面地对新中国、共产党进行赞扬,但是两者的对比,充分显示出这样的主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31942110b1c59eef8c7b4a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